历史上印度军队的作战能力有多强?647年被1个中国人轻松灭国

时间:2023-10-28来源: 开丰娱乐注册-开丰平台登录-平台首页入口

  有一种说法很有趣,即是位于中亚、东西向横贯阿富汗的兴都库什山,其名是雅利安人给取的,意思是“杀死印度人”、“印度杀手”或者“干掉印度人”,我们不知道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因为在当地还有一种说法,即兴都库什为Hindu Kush,Kush来自于波斯语中的Koh,是山的意思。

  历史就这么让人难以分辨,但有一个事实是,在公元前2000年—公元前1500年左右,来自中亚的入侵者雅利安人正是通过兴都库什山脉中的山口,将自己的印欧语系带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历史上,这些山口具有巨大军事意义,为诸如波斯帝国的居鲁士、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蒙古人成吉思汗和帖木儿这样的征服者及后两者的后蒙兀儿开国皇帝巴伯尔提供了前往印度次大陆地区的通道。

  史书在这里将这些人美其名曰“征服者”,但这话也可以反过来说,那就是对古印度来说,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入侵者。所以,马克思在谈及印度史的时候,不知怀着一种什么样的心情说出了这样一句话:“印度过去的全部历史,如果还算得上历史的话。就是一次次被异族征服的历史。”

  古代印度指的是南亚次大陆,并不是今天人们所说的印度。目前已知的最古老的印度文明是公元前第三千纪的印度河流域文明,通常以其代表遗址所在地哈拉帕(在巴基斯坦西旁遮普)命名,称为哈拉帕文化。主要在今巴基斯坦境内,哈拉帕文化在达到相当发达和成熟的情况下,由于至今不明的原因而衰落以至最终彻底消失。现代考古学证明,哈拉帕文化的最终彻底消失与雅利安人无关,因为在雅利安人到来前的几个世纪里,它就已经不存在了。

  公元前2000-1500年前,是古印度文明由印度流域向恒河流域转移的过程,这一过程伴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或者,更直接地说,取代哈拉帕文化的是由西北方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带来的新文化体系,这一文化(有时以其圣典的名字称为吠陀文化)是古典印度文化的起源。印度的种姓制度在这时大概已经出现。这一历史时期是印度所谓的列国时期,因为佛教产生于这一时期,也常称为佛陀时期。列国时代的印度精神生活十分活跃,出现了许多哲学或宗教流派,其中影响最为久远的即是佛教和耆那教。

  雅利安人,原是俄罗斯乌拉尔山脉南部草原上的一个古老游牧民族,迁移至中亚的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的平原后,他们被称为雅利安—旁遮普人,大约在公元前14世纪,雅利安—旁遮普人南下进入南亚次大陆西北部,这就是印度古文献中提及的雅利安人,他们往南驱逐古达罗毗荼人。

  据说,雅利安人很会战斗,破坏了世界上很多的文明,长相也比较漂亮,并让自己作为人种学的名字有了“高贵的”、“尊敬的”之义。现在,人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场景,即:他们啸叫着,指山为“干掉印度人”,一路呼啸而下,把雅利安—旁遮普语族的语言带到了印度,在印度创造了吠陀文化和建立了种姓制度,也最终让自己和古达罗毗荼人融合成了今天体征独特的南亚次大陆人。

  关于人种的划分,历来众说纷纭。受到学术界普遍公认的划分方法,是由B.s.古哈于1935年提出来的。他将印度的种族划分为五个主要类型:尼格罗人(the Negroids)、原始澳大利亚人(the Proto-Austroloids)、地中海人(the Mediterraneans)、迪纳拉人(the Alpoinarics)以及印度土著人。

  在这个基础上,有人将印度人进行了进一步的划分,主要分为五个类型,以进入印度的时间先后排序,分别为尼格利陀人、原始澳大利亚人(即澳大利亚人种维达类型),蒙古利亚人(即黄种人,亦称亚美人种)、达罗毗荼人、印度雅利安人。其中达罗毗荼人和印度雅利安人构成了现今印度人口的绝大部分,一般意义上的印度人通常是特指他们。

  但是,不管怎么说,以入侵者姿态进入印度的雅利安人,在与当地人的逐渐融合中,似乎失去了其入侵者的风格,不怎么善战了,也就有了后来那一次次被入侵,居鲁士、亚历山大、成吉思汗、帖木儿、巴伯尔……才有了马克思那句精辟而独到的总结印度历史的话。所以,古代印度人或者印度军队战斗力怎么样,已经被历史回答了,我们再做赘述意义已不很大。不过,还是非常想讲述两个故事。

  王玄策,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唐朝官员、外交家,数次出使印度。曾任融州黄水县令,后升任朝散大夫。在他的功劳薄上有极为辉煌的一笔: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朝又派王玄策为正使、蒋师仁为副使一行30人出使天竺(印度),四天竺国王多派使者带着财物来,准备与王玄策一起到唐朝朝贡。恰逢中天竺王尸罗逸多死,国中大乱,其大臣那伏帝阿罗那顺篡位,于是发动所有军队以拒王玄策。跟随王玄策的30骑兵与敌人交战,失败被擒获,敌人趁机劫掠诸国贡献的财物。

  王玄策不甘心,逃离,到达吐蕃。发檄文征召军队,得到1200吐蕃兵、7000泥婆罗(今尼泊尔)骑兵。随后率领这不到1万人的军队进攻到中天竺的茶镈和罗城,作战3天,攻破茶镈和罗城,斩首3000余级,溺死敌人约1万人。

  不到1万人弄死敌人1万多人,阿罗那顺逃走,王玄策收拢散兵再次交战,擒获阿罗那顺,俘斩敌人数以千计。再次取得了胜利,天竺王的妻子组织余众抵抗,又被击败。王玄策俘获王妃、王子,又俘虏男女1.2万人,各种牲畜3万。听到消息,天竺震惊、害怕,580座城邑投降。东天竺王尸鸠摩送牛马3万馈军,还送来了弓、刀、宝缨络;迦没路国献异物,并送上地图,请求得到老子像……贞观二十二年(648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子等,俘虏的男女1.2万人、牛马2万余送到长安献俘。

  这就是唐朝历史上一人灭一国的战例,王玄策也被称为“世界史上空前绝后奇功”的唐代使节。但是,唐太宗并不重视这个事儿,只是让王玄策升任朝散大夫。其中原因有两点:1. 唐太宗并没有把天竺当作强大的对手;2.与当时其他唐朝将领的众多对外大胜相比,王玄策所做的事也并不出众。

  这两个原因告诉了人们这样一个道理:高手不会轻易将别人当成对手;高手在高手林立的时代,极有可能被埋没。这就是唐朝与天竺、王玄策与天竺。今天的人们虽然不知道当年天竺有多少军队与王玄策的军队交战,但从王玄策被斩首和俘虏的人数来保守又保守地估计,天竺军至少也在10万人之上,10:1却被打了个落花流水,被灭国了。

  还有一个故事是普拉西战役。发生于1757年6月23日,是英国东印度公司与印度的孟加拉王公的战争,而孟加拉王公西拉杰·乌德·达乌拉有法国为其支持者。孟加拉王公当时拥有7万名军队,以及53尊法国东印度公司送给他们的大炮和40名法国炮手。英国人一方出动了900个英国士兵和2000个雇佣兵。最终,英国人只以死伤75人的代价(22人死亡,53人受伤),击溃了孟加拉的7万大军(死伤500余人)。

  战后,西拉杰·乌德·达乌拉被处死,英国东印度公司随即建立起以米尔·贾法尔为纳瓦卜的傀儡政权。普拉西战役虽然只是一个小仗,但它的结果却比世界上许多最大的战役还重要,它为英国人征服孟加拉,以至于最后征服整个印度铺平了道路。这次战役还带来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加强了英国作战资源和经济资源,为彻底打败法国在印度的势力奠定了最后的基础。

  70000:2900,约为24:1,没有赢,从此,印度开始逐渐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如果总结起来,也许只有一句话:打仗不在人数多少,不是拿数字吓唬人的,在于兵强将勇,一个顶一个、一个是一个。而若把这与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战例结合起来,古代历史上印度军队的作战能力也就可见一斑了。更为重要的是,647年到1757年经历了1000多年,印度军队的作战能力并没有得到多少改观和提升。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或者点击这里下载云掌财经App)

  您可以通过云掌财经手机版访问:历史上,印度军队的作战能力有多强?647年,被1个中国人轻松灭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转自其他媒体或为企业宣传文章,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具体行为建议。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联系邮箱:br/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路生,1976年生,甘肃靖远人。 职业作家、记者。羊文化的写作者、倡导者、传播者。主要作品有羊性系列长篇小说三部曲《怀念羊》、《土匪羊》、《甲骨羊》,及人文地理专著《大西北文化苦旅》、《到巴彦淖尔来看中国》等7部。



上一篇:正山小种第24代传人江元勋:点茶成“金”
下一篇:茶不是一种聊作消遣的玩物它是尘世里一抹清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