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啊二中》:对90后来说刚刚好

时间:2023-09-04来源: 开丰娱乐注册-开丰平台登录-平台首页入口

  电影《茶啊二中》豆瓣评分已经有8.3了,但早在它还没有上映前,就有观众在“豆瓣想看”里写,自己等这部动画电影已经等了五年了。

  对部分观众来说,《茶啊二中》最早是以动画短剧的形式被大家所知晓的,这部网剧以东北某个初中班级为背景,以喜剧的形式切片呈现学校生活中的人物和事件。动画短剧版《茶啊二中》在2014年上线年,《茶啊二中》共上线了四季,动画的制作和故事结构在这个过程里不断增进,每季的豆瓣评分都在9.0左右。

  据《茶啊二中》网剧和电影的出品人邢原源介绍,2018年也是他们开始筹备创作电影版《茶啊二中》的初期。五年的时间里,他们把主创动画制作精力绝大部份都投入到了电影里,打磨剧本用了两年,剩下三年则投入到了从网剧到电影的升级制作过程里。

  以《茶啊二中》电影已有的首映路演和上映口碑为参考,看过这部电影的观众们普遍喜欢这个故事,四星和五星的评价居多,最常出现的语句是“超出预期”和“好像真的能看到当时的自己”。

  很多观众也认为这部电影会让人想起《夏洛特烦恼》,但却还是能在灵魂身体互换的设定里,讲出青春校园喜剧的新意。《茶啊二中》让班上最捣蛋的学生王强,和学生最害怕班主任石妙娜互换身体。变身成班主任后的捣蛋鬼,真的实践了许多人学生时期的狂想,他把英语课变成体育课,还当面辣评了校长“只说几个点”的讲话风格。

  互换身体的设定和喜剧表现外,《茶啊二中》将故事背景明确限定在了2005年,并“藏”了不少90后少年记忆的限定暗号。在那个夏天里,《红警》还是初中生们逃课也想玩的游戏,《两只蝴蝶》还很火,“小雪人”和巧克力脆皮雪糕还是最好吃的甜品。

  《茶啊二中》的北京首映结束后,有观众向主创分享了自己的感受——在重构历史神话的传统文化,和迫切要靠工业特效证明自己的努力外。《茶啊二中》所讲述的普通又真实的青春记忆,才是每个观众都能靠个人生命经验验证的中国动画。

  在采访中,我们又和《茶啊二中》的主创谈起这个评论。他们虽然都乐于看到中国动画有更多呈现素材和主题的可能,但也都强调所有的创作初衷并不是要从“填补中国动画的空白”开始。无论是观众普遍认可的“真正的青春”还是颇有共鸣的“90后集体记忆”,都不是他们为了迎合什么潮流所刻意设置的。

  如果真的有观众认为这个作品不错,并且能从中找到个人的青春记忆,这其实和主创团多都是90后,以及他们一直坚持的创作观念更有关系。导演夏铭泽和阎凯认为,“我们还是认为我们要尽可能呈现我们自己也经历过的事情,如果我们呈现自己根本没经历过一个事,或者只是看材料知道的一个事,观众肯定是会一眼发现的。如果一个事连我们自己的都不相信,那观众怎么会有代入感呢?”

  《茶啊二中》主创提到的“我们”,也是从网剧版到电影版几乎能一以贯之的主创团队。电影版导演阎凯和制片邢原源也都是《茶啊二中》第一季的主创,导演和制片的身份外,他们也还会兼任编剧和配音的工作。

  说起《茶啊二中》的创作初衷,因为喜欢且学习从事相关专业背景,邢原源和阎凯的梦想都是想做动画。在《茶啊二中》还没问世的十年前,“最开始年轻气盛,想做放飞自我的东西,男孩子可能就是想做点打斗的,很热血的,就像《灌篮高手》那样!”

  抱着这样的向往,邢原源和阎凯等早期主创,也尝试过去构建更为惊天动地的世界观,但 “我们当时并不具备那样讲故事和制作的能力,经常聊着聊着就陷入一种窘境,没什么新的灵感,还很尴尬”。但这帮当时还刚毕业不太久的年轻人,如果换个话题开始讲上学时候好玩的事,每个人都能贡献出七八个好玩的点出来,而且话题还会越聊越开。邢原源想,那不如就一起做个校园题材的喜剧就好了。

  第一季的《茶啊二中》每集正片的内容也就90秒左右,“这已经是我们当时制作能力的上限了”。但等动画上线后,作品在全网播放平台还是收获了超过1500万的播放量,虽然盈利依旧堪忧,可也吸引了东北地区不少有志于动画创作的人加入到团队中来,现在的电影版导演夏铭泽就是在看过第一季后,主动加入进的主创团队。

  邢原源曾在36氪的相关采访中提起,其实做到第二季第九集的时候,他们就处在一个“弹尽粮绝”的情况里了,因为当时对未来并不明朗,所以他们甚至还把第二季第十集“做得有点像个告别演出”。但《茶啊二中》第二季第九集上线后,却意外在当时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错的反响,不少当时的微博大号转发这个作品,并共同抒发自己在学生时代都经历过的共鸣。从某个程度上来说,《茶啊二中》在当时的网络环境里,终于被看到了。

  可另一方面,《茶啊二中》追求“真实记忆”的创作概念和方式,在当时并不主流。在2015年前后,大家谈起国产动画,多数人还是期待像《大圣归来》那样,能用动画工业为经典人物形象“赋能”。至于青春校园,当时流行的风格更多还是和“青春疼痛”和“纯爱”相关。

  此后的商业化程度和投资情况虽有所改善,但邢原源回忆,因为《茶啊二中》的“番剧”性质,如果《茶啊二中》不能做到“国民级”动画的辨识度和影响力,或者继续延续当时“噱头”不大的创作风格,其实很少有视频平台会选择以买入的形式和他们合作。

  这也意味着《茶啊二中》商业收入实际上只有相对较少的广告分成,并不能覆盖主创团队的投入和进一步发展。在这样情况下,公司的主要收入其实是来自广告业务。导演阎凯也曾在《茶啊二中》创作特辑中分享过自己的经历,为了维持这个不赚钱的梦想,他也曾有过白天做动画工作,晚上开网约车的经历。

  这样的情况大概持续到了2016年,直到彩条屋向他们投资,“动画长片可能是所有动画人的终极梦想了吧”。在那个时间点,“自救”,或者找到办法继续创作《茶啊二中》,或者实现梦想,终于又变成了一条路,主创团队决定要一起创作动画电影版的《茶啊二中》。

  《茶啊二中》到底是哪所初中?为什么它会像所有人的初中?为什么它会以如今的形式和口碑存在于暑期档里?所有问题的答案或许还是和“真实”,以及主创想让观众代入个人记忆的愿望相关。相比于凭空抓取的创作,《茶啊二中》更像是主创们合力书写好的有关过去的记忆,一手资料来自个人回忆里真的经历过,还能一直记住的事情。

  现有的不少观众评论会指出,《茶啊二中》的原型是长春真实存在的东北师大附中,但主创在采访中也否认了这个答案,相比于某所具体的中学,《茶啊二中》的故事、片段和笑点,实际是整个团队不断开会讨论出能打动人的情节和记忆。视觉上的熟悉或许难以避免,因为他们的美术导演就毕业于东北师大附中,但主创设定的初心还是在于,希望观众能相信这是在真实时空里发生过的事情。

  基于这个愿望,他们才在网剧里加入周杰伦的海报和辣条,也才会在电影里加入长春南湖公园等城市景观。同样也是基于这个愿望,他们坚持了用东北方言进行配音。作为院线电影,主创其实考虑过东北方言会不会地域性很强,南方观众“get不到怎么办”等问题。他们尝试过普通话的配音,但仍然觉得别扭,主要原因还是这明明对主创来说一直都是一个长春的初中故事,非要扭转成普通话,“是不是也就不真实了?”

  电影版《茶啊二中》的高光片段也来自于此,互换灵魂身体的奇幻设定外,电影里还有一条贯穿首尾的事件,班主任石妙娜非常需要一堂和学生良好配合的公开课证明自己。对坦言受《灌篮高手》影响最大的主创来说,剧本创作初他们其实也很希望加入惊天动地的大事。“但我们首先回忆自己的青春,我们其实都很平凡,都很普通,我们上学花的最多的时间其实是上课。”

  在电影剧本创作之前,主创们去到真实的中学采风,待了三个月。但和此前的学生生活不同,这一次他们相处时间最多的人,其实是老师。“可能真的是和很多人毕业了才知道老师的好是一样的,我们去采风的时候才知道老师有多不容易。公开课对老师们其实非常重要,关系到老师怎么评职称,能不能涨工资,之后的发展等等,可我们上学的时候肯定是不能完全理解这个”。

  也是从这个角度来说,主创才会选择灵魂互换的设定,这也是网剧和电影较大的不同之一。主创在回忆《茶啊二中》之所以选初中作故事背景的原因时说起,“选初中,也是因为那时候最快乐,小学感觉什么都不懂,高中学习压力又太大了。而且初中生最好玩,他们刚从小学毕业,肯定觉得自己不是个小学生了,但又不可能真的成熟,总有种在装大人的感觉。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们团队这样?一说起干过最荒唐的事年龄段都是初中,而且我们一回忆当时,发现记忆里就总是晴天”。

  如果说网剧版《茶啊二中》源起的初衷是来自于二十多岁的他们,回想学生时代老师同学斗智斗勇喜剧事件时的乐不可支。十年过去后,电影版的《茶啊二中》因主创们对真实的执着,无可避免带上了成长回望过去才能理解的感慨。

  看过电影,并为这种表达所打动,且也短暂“回到过去”的观众,会有更深切的体会。这种感慨事实上也不只关于对老师的理解,或者某个具体事件的遗憾。对如今的很多90后来说,初高中时代的青春是真的过去了。迫于融于社会谋得生计的责任和压力,我们有时候会想不起对未来还很乐观,对技术和网络充满信任和好奇,对能靠文化作品消费取向就认同彼此的种种过去。《茶啊二中》也像是一个无意却能被“真实”推动的证明——那样的时代真的出现过,而且和记忆里一样,充满着不认识成熟代价前才能拥有的欢声笑语。



上一篇:茶啊二中第三季
下一篇:“新国潮·新文创·新消费”文化展览会 汇茗堂:全面展现深圳首家茶文化全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