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开启冰箱模式?对不起这个“天下茶仓”只有春天!

时间:2024-01-08来源: 开丰娱乐注册-开丰平台登录-平台首页入口

  这是临沧火的温度。食物是火和人一见钟情的信物,也是一方水土的原始野性,临沧人用火研发的沧源牛干巴、佤族鸡肉烂饭、傣族糯米饭、火腿木瓜鸡、手撕鸡、粑粑卷、稀豆粉、时鲜菌……

  临沧的火并不一味追求风味的豪放,也能粗中有细。临翔区碗窑村15条龙窑正在千度高温中烧铸有着临沧特色的杯盏,临沧陶器独有的艺术魅力令人惊叹。在这里,全国各地顶尖陶艺艺术家共聚共研的柴烧节,已连续举办了四届。

  月月有节日,这是临沧文化的温度。临沧辖区内繁衍生息着佤、彝、拉祜、傣、布朗等23个少数民族,汇集和保留了古滇濮文化、百越文化、氐羌文化和中原文化的多种基因,是一座民俗民族文化的天然博物馆。丰富的民族、民间文化,成就了临沧多彩的节庆活动:“摸你黑”的狂欢、泼水节的灵动、火把节的炙热、“啊数瑟”的多情、“桑沼哩”的神秘……

  当临沧对文化的追求延续到现代,这里又成为“微电影之城”,是亚洲微电影节永久举办地,已连续举办十届。

  物产丰茂、遥遥领先,这是临沧土地的温度。临沧是中国最大的滇红茶生产基地和普洱茶原料基地,中国最大的澳洲坚果(夏威夷果)基地,中国最大的锗矿产地,中国重要的药材之乡,云南重要的蔗糖、酒业、咖啡生产基地……无论过往还是当下,临沧的土地永远被偏爱着,就如澳洲坚果这位“舶来仙子”,万万没想到远嫁临沧开枝散叶,繁殖规模竟在有生之年赶超母国,并占了全世界种植面积的52%。

  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将阳光的温暖与茶汤的回甘融合,牛肉的热辣和“抹泥巴”的狂欢交汇……我们会发现,滋味与文化,都是一方水土的生活哲学。这片土地造就了临沧人身上江的豪气、山的粗犷,当然也有花的婉约。而这一切温度,又终将落进临沧那随处可见的滚烫茶汤之中。

  原始深林,满山的杜鹃,奇异的习俗,有趣的经历……就是这样一个山美水多人有趣的边境小城,2022年的茶叶总产量达到了惊人的16.6万吨(其中精制茶产量9.45万吨),茶产业综合产值294.62亿元。‍

  即便在遍地是茶树的云南,临沧茶的种植面积、产量依旧位列顶端。不仅仅因为这里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更是因为这里有着利好边销的地缘优势。

  这个说法或许会让不熟悉这里的朋友诧异:位于中国最西南边境的临沧,其实是一个黄金路口。

  谈起临沧,年长的当地人会给你开玩笑:临沧车牌“云S”是云南省最形象的车牌,这里的路曾经就像弯弯曲曲的“S”,锁住了里面的希望和外面的世界。

  而如今,在临沧人不懈的努力下,这座城市早已通达四方——密集的高速路网四通八达,高铁直抵县市,更有三座机场。同时作为南境国门,这里还拥有有3个国家级开放口岸、19条贸易通道、13个边民互市点和5条通缅公路。

  用中国地图看临沧,它的地理位置似乎并不理想——不仅远离国内主要政治和经济中心,而且重峦叠嶂。

  但将眼光放大,用世界地图看临沧,便换了一番模样。它是东亚、东南亚和南亚“三亚之枢纽”,可谓“亚洲的中央”——处于整个中南半岛的制高点,俯瞰总人口有数亿之多的超大地理板块:中南半岛的红河三角洲、湄公河大平原、依洛瓦底江平原。

  对外,临沧是中国进入印度洋最近的陆上通道。从昆明陆路出发经临沧清水河至缅甸皎漂进入印度洋距离为1633公里,比从德宏瑞丽口岸、西双版纳打洛口岸通关路线公里。

  对内,从临沧至大理至四川攀枝花,可以连接长江经济带进入“渝新欧”国际大通道;从临沧至文山至广西防城港,可以连接珠江经济圈,进入太平洋连接海上丝绸之路。

  百年前,南方丝茶之路和茶马古道便在这里建立了重要节点——东进中原、北上青藏、南出印度洋,辐射南亚东南亚。同时也留下了众多佐证: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双江勐库古茶园与茶文化系统,茶马古道第一镇——鲁史古镇、茶马古道第一桥——凤庆青龙桥、茶马古道第一渡——神州渡,以及嘎里古渡、勐波罗桥等第一批重要茶业文化遗产。

  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沧源崖画上,依旧能看到古人采茶的场景。如今的临沧,则用开放与便捷将茶送往世界各地。

  306.6公里,是澜沧江在临沧境内流域的长度,在此段流域上建成的三座百万千瓦级大电站——漫湾、大朝山、小湾电站,形成了气势磅礴、雄伟壮丽的澜沧江高峡百里长湖景观。

  临沧的水,不仅能泡好茶,也润养着这片大叶种茶最原始的发源地,更是勾勒出了这片土地最原始的个性。

  公元1639年,54岁的徐霞客在凤城(今临沧凤庆)品尝完当地“太华茶”之后,顿感精神矍铄,入云州(今临沧云县)追踪考察澜沧江,终于弄清澜沧江为独流入海。登上坡头,俯仰张望间,徐霞客写道:“南瞰江流在足底……又闻击汰声,则渡舟始横江南去,而南岸之驼骑,犹望之不见。”

  临沧地处横断山系怒山山脉南延部分,属滇西纵谷区。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剧烈挤压碰撞,无量山山脉、高黎贡山山脉东西拱卫呵护,全境重峦叠嶂,群峰纵横。

  在这样的条件下,印度洋北上的暖湿气流与青藏高原、蒙古高原南下冷空气交汇相持。

  形成临沧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南温带、中温带等多种立体气候类型,造就临沧最适宜茶树生长的卓越生态环境。

  在这片山地之中,澜沧江与怒江川流而过,在两江水系中,有着罗闸河、小黑江、南汀河、南捧河、永康河、勐勐河和南滚河等数百条河流。

  它不仅是临沧地名的由来,更是孕育其文化的生命之源。顺着河流,古滇濮文化、百越文化、氐羌文化和中原文化在此交汇,被中外史学家誉为“哀牢地新大陆”、“滇西南人文史诗”。

  如今,耿马石佛洞、沧源崖画、佤族原始村落翁丁、凤庆“文庙”群、沧源广允缅寺、勐省农克硝洞遗址等一大批遗迹景观依旧留存,它们流动着的古老传说,无不昭示着这块土地不朽的古代文明。

  滋味与文化,都经历着千年的传承与变革。古往今来,从古哀牢国到缅宁,再到临沧,厚重的文化积淀下,这片土地上数十个民族心中不变的图腾,依然是茶。

  临沧人和临沧茶一样,开放包容不排外,最不缺的就是“自来熟”。有朋自远方来,必有好茶相待,热茶一杯,大口饮尽,喝得率性又豪迈,天南地北的人相聚一起,互诉衷肠,一杯茶拉近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让生活变得更加鲜活温暖。

  在近代,临沧茶的第一个高光来自滇红。上世纪40年代,冯绍裘先生在凤庆研制成功“云南大叶种红茶”,后改名滇红。它以“形美、色艳、香高、味浓”的特点横空出世,引起了国际红茶市场的震荡,并迅速成为中国茶出口主力军之一。

  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期间,凤庆就提出过一个响亮的口号:“1吨中国滇红茶,换国外10吨钢!”而事实上,他们当时在与苏联的贸易中也做到了这一点,为新中国的建设“添钢加铁”。

  同时,凤庆茶厂研制的全毫滇红工夫“金芽茶”在1958年以每磅(0.45千克)500便士在伦敦市场创造当时世界茶叶最高价。而且在上世纪很长一段时间内,滇红茶也都入选国家外事活动和赠送外宾的礼茶。

  滇红的机械化生产加快了临沧茶的快速发展,临沧茶逐渐进入了更多人的视野。滇绿、普洱等茶纷纷开始扩大产量,使得临沧在国有茶厂时代成为全国重要的茶叶原料、配料基地。

  其中,上世纪后半叶,茶叶专家在临沧参考了湖北恩施玉露与日本蒸青玉露之法,结合云南大叶种原料之特性研发出了云南蒸青绿茶的加工工艺,大叶种蒸青绿茶由此诞生,被著名茶叶专家陈椽教授誉为“原壁归华,更新换代,形质并茂,还我国饮”,风靡市场数十年。

  随着国有茶厂改制,茶叶生产更加贴近市场化。在普洱茶市场化浪潮发展最为迅猛的十数年间,产生了此类许多令人惊叹的故事,也诞生了许多后起之秀,其中最迅速、最有名的,便有临沧产区。

  临沧普洱茶山头之众、风味之多,在中国众多茶区中也属前列。如果说云南是孕育普洱茶的一块完美璞玉,那么临沧可谓其中点睛的一颗耀眼明珠。

  昔归、冰岛、坝糯、懂过、忙肺……临沧普洱茶纷呈多彩,这些一山一味的魅力,让不少优质的山头茶,以独特的魅力在市场中为茶友们所传颂,成为普洱茶中的经典名山。

  双江县的冰岛普洱茶在临沧产区的名气,可谓最先打响。这一切,都来自于南勐河东西半山所孕育发源的勐库大叶群体茶种,它们与这里特有的风水土壤结合,带来甜润口感与洋溢花香。这里茶树古老苍劲,茶汤浓稠细腻、喉韵悠长,凭借着这样的视觉与味觉双重冲击,迅速在市场成名。

  冰岛普洱固然珍贵,但产量极其有限。要说真正将临沧普洱所有特点浓缩在一座山的,便是位于临翔区的邦东了。

  纵观临沧茶区,这里是集“地利”与“人和”最为突出的产区之一。生态环境十分良好,土质肥沃,腐殖质含量高,不仅烂石赤壤哺育的独特“岩韵”在市场化中俘获大批拥簇,特殊管护方式下的“藤条茶”名气同样在普洱茶的发展中,一直久负盛名。

  “叶舒展于大雪山之中,根植于澜沧江畔”,在邦东大雪山下,海拔750米到1800米均有茶园,一山四季的奇妙尽显其中,而不同海拔间的山、水、阳光、雾气的结合又造就了由霸气、鲜爽、回甘不同比例所组合成的邦东茶。

  爱茶之人,对昔归这一名字定不陌生。昔归茶生长在忙麓山——邦东茶区最低之处。这里在海拔750—900米间,澜沧江就从脚下流过,水汽蒸发在一定层度上给茶树增湿降温,与山间高大的香樟、松树、木棉、红椿等一道优化了茶园的温湿度。其孕育出的昔归茶,津韵浑厚,香溢致远,并且鲜甜感明显。

  这里颠覆了“高山才出好茶”这一认知,成为了当之无愧的低海拔出好茶的典范,在普洱茶的市场选择中已跻身一流行列。

  娜罕与昔归风土相连,同享大雪山与澜沧江的丰厚水土,而1600米以上的较高海拔与典型的石介结构,赋予娜罕茶“岩骨兰香”的特点。

  茶石共生是娜罕古茶园的一大奇观,这里怪石嶙峋,云山雾海,巨大古茶树根植于石头的夹缝之中,肆意疯长。乱石之下是大雪山与澜沧江的丰厚水土,与各种寄生植物与茶树的枯枝落叶形成腐殖质融合,造就了娜罕独到的韵致与个性:岩骨兰香独树一帜,野韵充足,喉韵悠长且怡然舒畅。

  娜罕茶在清道光至咸丰年间曾是皇家御用贡茶,如今在追求鲜明个性的当下,其岩石野韵被越来越多人喜爱,又逐现昔日荣光。

  在邦东,还有最接近雪山的璋珍村茶地,大片的原始森林与高山草甸,野花相伴下的茶叶尤显“蜜甜香”;在邦包村,茶树的整个枝干几乎都被垂下的须状苔藓包裹,被戏称“长满胡须的老茶树”,所产茶叶在醇厚肿透着丝丝甜美的青苔味;在和平村,有着邦东最古老的茶厂,所产普洱香气盈喉……

  邦东茶的“个性魅力”,不仅存在于岩石之中,也来自先民以“藤条茶”方式养护茶树的智慧结晶。藤条茶的采养就是通过枝条顶部留叶,侧部修枝,隐藏处清除的方式。保证茶树的顶端优势,让其更加枝繁叶茂。

  到今天,行走在邦东茶园,你随处可见繁茂的茶树描画出令人愉悦的视觉景观。这是临沧茶的一个缩影,是对每一颗茶树,每一滴雨露的熟悉与爱护,才展现出如此丰富多样的独特个性魅力。

  茶汤一倒,倒出了临沧人的豪性情;阳光一洒,洒满临沧人闲适的真态度;黑泥一抹,抹出了临沧人的活姿态。温度体现在生活的一丝一缕中,但它背后透出的风土人情才是破解地域性格的密码,这便是数千年民族文化传承与浸淫之下的临沧性格。



上一篇:探寻新中式茶饮的东方韵味满足对喝茶的108种想象
下一篇:我国的十大名茶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