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啊二中》免费高清在线观看_喜剧片全集_喝茶影视

时间:2023-12-28来源: 开丰娱乐注册-开丰平台登录-平台首页入口

  邢原源,王博文,高禹恒,黄恒,郭红进,陈小龙,阎凯,夏铭泽,苗龙,计良,唐一卉,刘扬,徐安琪

  简介:初三三班最调皮的“学渣”王强(邢原源 配音)和“暴躁班主任”石妙娜(王博文 配音)意外互换了身..详细

  故事发生在一所初中“茶啊二中”,三班是一个“闹腾”的,让老师十分头疼的差班。学生不听话,影片的开端是三班的三个学生逃课去网吧,被班主任石老师“抓”回来。你追我逃,好不精彩。还有石老师没收了王强的充值卡,王强尾随石老师来到存放的仓库,偷偷摸摸,像极了做坏事害怕被发现的我们。王强与石老师互换身份以后,两人从对方的角度了解了彼此的生活。很喜欢片中的这个桥段:王强和石老师互相努力,为了公开课,和学生们一起上课到深夜,回宿舍的路上,王强说“上课很累啊”,石老师说“听课也很累啊”,这是他们互相理解的开始,两个人都成长了。

  在啼笑皆非中,影片也融入了温情的元素。石老师放弃公开课,王强和同学们一起赶到现场,石老师出现的那一刹那,同学们和观众都很感动和开心。的确,不管石老师有没有获得优秀教师的殊荣,在同学们心中,她就是最好的老师。虽然三班的学生在别人眼中很差,但是石老师始终像护着孩子一样护着他们,即便校长再三强调用一班来上公开课,石老师始终都没有同意,这种对学生的爱真的很让人感动。老师就算是再凶,也是无比热爱这些孩子的。这是本片的亮点,也是引发共鸣的一点。

  总体我觉得这部动画还是很不错的。动画效果也很棒,当然也有进步的空间,继续加油吧。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年轻的时候追过的那部动画剧集《茶啊二中》。它的存在大概是动画版的《十八岁的天空》或《最好的我们》,但又很不一样,因为青春偶像剧多数还是在展现俊男美女或学霸学神。

  《茶啊二中》大致设定在东北的一所普通中学的普通班级里,这里的孩子和老师们完全生动,生动到近乎现实主义地复刻着大江南北所有中学里的喜怒哀乐,追跑打闹。

  这是一所没有绝对主角的学校,大家的日常就是上课下课,但就是这份真实里,涌现出无数可乐又感动的小故事,像你我身上发生过的一样。

  电影版的出现更是令我神经一动:啊,我们这些普通人的事儿,也有机会上大银幕么?

  电影开始显示的时间是2005年,一下子我就明白了,没错,主创们的初心仍在,他们要描绘的,还是那份不被辜负的青春。

  故事的主要idea是老师学生互换灵魂,这个“招儿”虽然不新鲜,但《茶啊二中》为这个老梗注入了血肉丰满的灵魂。

  这部电影最底层最坚实的价值观,是“没有任何人应该在教育过程里被抛弃”。电影紧紧围绕这一点展开,所有的笑料都夸张但不低俗,所有的泪点都基于共鸣而绝不廉价。

  首先,男学生和女老师互换身体这一点,在其他剧集电影里,可能会被处理得腥膻色,至少也可能会开一些不雅玩笑。但《茶啊二中》里,双方对身体的不适应,是男生不适应穿高跟鞋,女老师没意识到青春期男生很在意自己的头发。

  其实这样的点,是之前很多影视作品没有想到的,高跟鞋和发型这两件事的背后,对应的是老师维护职业形象上的努力和学生开始有自尊意识的建构。这才是师生矛盾的核心所在。

  紧接着,故事围绕这个核心症结进行展开。男生在女老师身体里时,“她”穿运动服和球鞋,把头发扎起来,和女生打成一片,简直成了“女学生”;女老师在男生的身体里时,“他”看不惯男寝的脏乱,极富荣誉感,努力维护班级纪律……他俩看似“不对付”,其实都在为成为更好的人而努力,只是那时他们未必清楚,他们努力的目标,将在故事的最后,融汇到一起去……

  这里我想宕开一笔,谈谈为什么这部电影又好笑又好哭。我看到有些评论说,茶啊二中是以长春某高中为原型,但片中的方言,其实是大连话。我想说,具体在哪儿不重要,整个片子浓浓的东北氛围就自带笑点。班上无论男生女生,讲话都自带梗,成绩好的学生也不怕在生活上出丑露怯,成绩一般的学生也在努力展现自己的正义勇敢一面。他们就是具体的你我,让我想起我在东北读书的时光。

  片子里的女老师石妙娜,在我的生活中没有非常对应的原型,却会让我想到在沈阳读书时遇到的那位教高数的女老师。她几乎是苦口婆心地对着我们一屋子文科生,非常费劲地在教我们几乎学不会的高数。这是基础学科,所有新生必须要上,但其实大家可以彼此糊弄完成。可她真的是想尽办法,甚至在课堂上给我们写诗,让我们来更能有所吸收地完成学习。她不曾把工作当作一种任务,而是把教育当成一份事业。

  其实电影里的石老师也是如此,她要上的那堂公开课,从结果导向来说,完全可以把孩子们当工具,用什么学生都一样,只要让自己获奖就行。可她偏不,她拥有的学生,不是“最好”的,但她清楚,这是她的“孩子”。她就是要让学生从她这里,获得最诚实的人生。

  这也是为什么最后一场重头戏我在微笑中哭到崩溃的原因,石老师和这班学生是如此默契如此暖心,大家从公开课的形式到内容,都无比诚挚真实。站在讲台上的,是真正用心对学生的老师,台下,是心悦诚服尊重教学的学生。而黑板上,全新的课程内容,也向所有观看者表明:教育的第一步是育人,公开课不是表演课,该是怎样的教学进度,就应该是怎样的。

  所以在这部电影里,我真的是看见了完全的爱和善意。从教师到学生,大家最终都深刻理解和喜爱着彼此。无论成绩如何,这故事里的每个人都是被尊重,被爱的。这才是上学的本义,所以理解了,为什么片名英文是“Oh my school”,这是我们普通人所能想到的,对青春赞美的,最高级。

  《茶啊二中》这个IP是2014年开始上线的一套动画短片,校园搞笑,长春的动画公司制作,背景是以东北师大附中为原型的一所虚构中学,“茶啊二中”的名字来自于古肃慎语长春的古称“茶啊冲”。

  14年可能因为本地推送,在网上看过当时还是动画小短剧的这个ip,今年竟然出电影了,昨天跟观影团点映看到,电影里面仍有挺多长春元素,南湖公园,文化广场,54路有轨电车,看剧情介绍还略好奇怎么把番剧的现实题材接入到电影奇幻的点,原来是放到了本来就有都市传说的伪满建筑地下防空洞的场景,遇到神奇钟表发生换身,挺有意思(学校原形师大附中是原来的伪满农业部)。

  现场交流有达人提问是不是这里有美化中学校园和师生关系的成分(对应唯成绩论、对“差生”态度、小镇做题家、bullying等现象),个人体感中国/东北工业省会城市2005年代的中学校园主氛围差不多就是电车上那段同学们一起努力帮助老师也是帮助自己“这不燃吗?”所代表的某种内核——每个人心里总体还是想往好了去的,无论学生还是老师,何况这还是断层省top1的附中,那时刚进入21世纪的国人们也开朗积极地相信着未来会好。

  当然,跟这些“工业城市优秀中学”的学生比,前年底的《雄狮少年》有涉及过另一个环境下的“少年故事”,也是差不多同年代(2005左右)“区域村落中的留守少年”。这部作品在南方沿海/广东的市场经济语境下,吸收了经典时期港片中“废柴成长”的故事逻辑,小人物也可以有大作为。

  这种“草根成长”的市井港片,最繁盛的时期也是在香港经济上行发展、大众情绪也是拼搏赚钱的年代,不管不顾勇往直前的“少年叙事”更容易被人们接受。

  而如今经济环境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完全复兴曾经的少年叙事可能会比较难,前几天和业内老师交流到,现在对于成长型/养成型的主角,若没有大IP自带数据的加持,实操上很难做起来,观众会期待出场满格上来就很成熟不犯傻的主角,具有生活经验的成年人主角、中年人视角的作品就多了起来。

  我也发现,对比二十年前的剧集多样性,当时不仅有《少年包青天》《少年英雄方世玉》《少年王卫斯理》这样年轻主角的悬疑、冒险,甚至还有《九岁县太爷》《忠勇小状元》这样以小孩主角“少年视角”来着整顿官场职场的古装传奇。而当前优秀影视作品里,想一想近来的国产高分,虽然仍是有悬疑和冒险佳作,主角却基本都换成了经历过社会毒打的中年人。以往的“少年叙事”也被中年人更关注的“中年危机”叙事尤其是“中年男性危机”叙事所代替。在这样焦虑、失意还有世俗困顿的中年危机视角下,未来有许多可能的少年形象多是危险的“坏小孩”、是有威胁的“潜在新上位者”,过往“少年叙事”中被积极展现的“少年意气”到“中年危机”这里变成了不被肯定的、负面的、有待教育和规训的、工具化的存在。

  但我仍觉得“少年叙事”还是很有空间也是隽永能打动人心的,“少年心”是一种各年龄段共通的怀念情结,就像那句话说的:“有些人在二十岁的时候就已经死了,往后的余生只不过是他的影子,在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往日的生活,等到七老八十才被埋葬。”

  近十年来,相较一些过会被制作出来的“青春/校园”的产品,类似《茶啊二中》这种朴素的、纯粹的日常流真青春的真诚创作,不花哨不矫情、不抓马不强行燃或虐,不为了揭露而揭露,就有可能重新瞥见“少年情怀”的味道并赋予它进一步的力量。就算有美化/升华的部分,也不过是像石老师在公开课上把unit 9换成unit 10,举重若轻的一念牵动的是一个实际上有很多影响的大决定。成年人/中年人即便重解青春的时候也是克制的,可在某一瞬间发现“青春”所赋予我们的少年心气在以后的人生中仍然存在、仍然影响着我们趋利避害思虑之后的本心选择,这种感动是深层次的,也是我认为“青春”题材、中式校园创作主题可以进一步探索发力的方向之一,毕竟每个人都是少年过来的。

  《茶啊二中》是从2014年开始就连载的动画片,从第一季到第四季,收获了无数的粉丝,其搞笑的台词,中二的人物,贴近孩子们的视角,深得观众的喜爱。终于,2023年,它出了电影,在影片末尾的最后彩蛋中,王强还告诉我们:“第五季就要来了,一定要看哦!”

  对于我这个80后来说,看《茶啊二中》丝毫没有代沟,还看得很开心,我想真正打动我的,恰恰是它的剧本。《茶啊二中》真的把剧本做到了近乎完美,在同类型的动画片中,可以说是最好的。因为它真实,全剧没有任何说教的地方,老师、学生都那么可爱,接地气,当然,这也得益于它的方言台词,东北话真的太有感染力了。后来查阅资料才得知,这部动画片是由长春的动画公司制作的,以东北师大附中为原型,“茶啊二中”的名字来自于古肃慎语长春的古称“茶啊冲”。我想东北人看了一定很有感触吧,毕竟里面有很多长春的影子,比如南湖公园、54路有轨电车,文化广场等等,建模也基本按照长春的街景做的,去过长春的朋友一定会有很多惊喜等待着大家。

  我在网上看了几集第一季和第四季,发现画风变化很大,第一季的时候可能由于资金各方面原因,并没有做得很精致,画风也是比较二维平面的,但是整个人物构架、基调都已经成型,几个主要人物都贯彻始终。到第四季的时候,一看就是钱到位了,画风突飞猛进,更加立体精致。但是我想从第一季到第四季,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故事的核心一直围绕着这群二中的孩子们,和班主任老师石妙娜的点点滴滴,他们有时候是敌人,有时候是朋友,有时候是师生。发生在二中的故事每一集都那么有趣,最重要的还是剧本,这也是它这么多年一直吸引观众的本质原因,不是因为它的画风,也不是什么精良的制作,而是剧本,和这些有血有肉的人物。

  在看《茶啊二中》的电影时,我有一个很大的感受是,主创团队创作很自由,没有什么局限性,写剧本的时候也很真性情,基本是把孩子们真实的一面都表现出来了。学生和老师的戏不好写,因为写得不好,很容易变成枯燥的说教。而在一部优秀的影视作品中,最不应该出现的就是“说教”,如果创作者总是想去教育观众,那么,他就背离了创作的初心,只有创作者和观众平等的面对面,真心换真心,才能打动对方。

  而创作的这份初心,同样适用于《茶啊二中》的人物关系,这个电影讲了什么呢?讲了一个雷厉风行的女老师和顽皮捣蛋的坏学生互换身体的故事。而我认为,在他们身体互换的一刹那,也是灵魂互换的开始。灵魂和身体无法单独存在,当一个不属于我的灵魂住在我的身体里,会发生什么呢?这样的设置并不新鲜,新鲜的是,老师和学生,这两个看似绝不可能和解的关系在最后,抵达了彼此的灵魂最深处,我理解了你,你也理解了我。老师和学生,在中国的传统教育里,是非常严肃的关系,不能随便开玩笑的那种。至少在我们那个年代,老师都是很严厉的,学生看到老师,就像老鼠见了猫,总是躲着走,像我这种理科不好的学生,看到数学老师是最头疼的。我们眼中的老师,总是让我们做作业,总是看中成绩分数,很少有交心的那一面。《茶啊二中》的石妙娜老师,一出场也是给人这样的感觉,她很严厉,去网吧抓王强他们几个,收走他们的充值卡,要求学生留下来自习,做作业,把活动课占用成英语课等等,总之,并不是那种让人喜欢的平易近人的老师。但是渐渐的,随着故事的发展,特别是她和王强身体互换之后,我们逐渐理解了石老师,她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严厉,也是真的关心三班的同学,而且从不认为他们不行。这种反差的设置非常成功,瞬间就突出了人物,抓住了观众的心。而“坏学生”王强的设置也是这样,一开始他不喜欢上课,天天想着上网吧打游戏,当和石老师身体互换后,他从抗拒到被动接受再到最后站在石老师的角度想问题,他不仅理解了石老师,也自觉地进入到学习中,因为他不想成为别人口中的“垃圾”。让这两个极度反差的人互换身体,从人物设置上来说,已经成功了一半。

  成功的另一半就是如何讲好这个故事,台词、片段,缺一不可。编剧在其中做了一系列的对比,比如王强变成石老师之后,和女生走进了女生宿舍;石老师变成王强之后和男生走进了男生宿舍,一系列啼笑皆非的事件便发生了。女生宿舍并没有王强想象的那么干净,反而很乱,女生也没有王强想象的那么柔弱文静,反而呼噜震天响,此时,因为住进了石老师的身体里,所以可以和女生们毫无障碍的聊天,而且女学生们都叫她“妙姐”,说明平时的关系不一般。男生宿舍比石老师想象的还要糟糕,不仅连床都没有,窗帘什么都是脏的,地上的垃圾灰尘一塌糊涂,因为住进了王强的身体中,她的爱干净,强迫症都让好哥们摸不着头脑。又比如,王强变成石老师之后,只能用这个身体去上课,因为不能穿高跟鞋,直接换上了运动服球鞋的装扮,头发也扎了起来,瞬间又飒又酷,而且他可以和同学们打成一片,直接把自习改成了课外活动,带同学们去打球。而另一边的石老师,因为变成了王强的身体,只能用跳橡皮筋来黑化王强的肉身,让大家觉得他特别娘。这些片段不仅真实可笑,而且接地气,一点也不装,瞬间让我们想到了自己的学生时代。

  再来说说制作吧,《茶啊二中》的电影版比起剧集来说明显进步了很多,可以说精良,几个主要人物的建模都更加有质感了,连两个配角,另一个老师和校长都很有特色,比如校长的秃顶(把一缕头发往旁边撩这种骚操作),比如校长的口头禅“是吧”,都自带喜感。王强作为主要人物自然更可爱一些了,石妙娜也更立体多元,连嘴角边的那颗痣都有戏份,最后被人看出王强女扮男装不就是因为他不小心抹掉了嘴边的那颗痣吗?这种小细节的部分真的会加分不少。同学们的校服也看得很亲切,这种属于我们青少年时期独特的审美,谁懂啊?蓝白配色的校服,那时候真的觉得好丑,每天都逼着自己穿,现在看来却很舒服,也许是因为年龄渐长,不再那么叛逆了?另外,有几场天马行空的戏,比如石老师和王强三人的追车戏,在防空洞里玩耍的场景,模拟了我们小时候喜欢的各种漫画人物,有圣斗士星矢、孙悟空等等,他们个个都有神功,用画面来表现,非常的炫酷好看,还有王强他们玩游戏的部分,也有比较宏大的场面。从制作来说,真的上了好大一个层次,在电影院看,很有感觉。

  电影以一场公开课作为结尾,在得知同学们都给自己打了零分后,石老师真的伤心了,原来她从未放弃过初三三班,现在却开始怀疑自己,于是,她放弃了公开课,一个人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这时候,王强这个始作俑者知道了前因后果后非常后悔,他希望利用变身来完成老师的梦想,来一场完美的公开课。只是这一次,变身没有发生,最后,石老师没有放弃他们,她奔向公开课现场,当她在黑板上写下“Unit10”,而不是“Unit9”的时候,真的太燃了,这表示,一切都是新的开始,老师从未放弃过她的学生,学生也理解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他们会重新出发,变成更好的自己。

  通过一次身体互换,抵达彼此灵魂的最深处,完成了和解,我们不再是敌人,而是朋友,你理解了我,我也理解了你,正像台词中说的那样“上课挺累的”“听课也挺累的。”老师和学生,这一对前世的冤家,终于不再互相对抗,而是手牵手,肩并肩,走向更好的彼岸。在这个暑假之际,祝愿所有的小朋友们都能在电影院中找到快乐的源泉,并且遇到那个理解你的“石老师”。

  “搞笑”和“幽默”在个人理解中一直是两个看似相近却内核相去甚远的概念,前者放浪形骸更强调以夸张的形式感染受众,后者形式上可庄可谐更侧重内容表达、以阅历和体验为共鸣。这两者本身都是喜剧内容的传递方式、本身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甚至缺一不可,然而前者因为更易模式化和量产、更方便被打上“喜剧”标签当街吆喝售卖,所以在国产喜剧电影里越来越多地泛滥。这种“喜剧”初看时你或许不会被逗笑但也能被一种欢乐的氛围感染,而当把这个时间长度拉到90分钟甚至更久,便会觉得无聊聒噪、好像有人在强挠着自己的胳肢窝。

  《茶啊二中》当然不能算是前述这种喜剧,尽管影片的故事和人物套路化明显,但是影片在核心冲突设计、故事的节奏把控方面显然是在水准之上的。男女灵魂互换算是个经典梗,观众也知道互换的两人会从最开始身份错位的窘迫到理解对方的处境直至最终相互和解,要打动人心关键在于如何在这个荒诞的设定下让剩余的一切尽可能真实可信;带入到《茶啊》中,叛逆的男学生、刻板的女教师的身份对立显然是成立且易于理解的,在此基础上电影融合了一些大家都经历过的学生时代元素来让故事和人物更接近真实。故事的推进也比较自然流畅,两人互换开始就快速进入对方身份、一次夜宿寝室既增添了笑料又展示了可爱的学生群像,而后再次互换让两人从实质上开始理解对方,当观众情绪开始舒缓后,又调出一开始埋下的教师评价问卷的伏笔让矛盾冲突集中爆发,然后一切矛盾又在所有人预期的故事高潮中实现和解、人物也完成了其成长线,可以说在比较克制的时长内、故事的完整性是比教高的。

  不过诚实地说,《茶啊》并没有完全达到个人的预期,从喜剧表达的角度讲,仍然是搞笑有余、幽默不足。故事中有一些兼具创意和幽默的融合流行梗或者时代梗桥段,比如“我在东北玩泥巴”、“流星花园”,还有王强阴差阳错脱口而出的“unit 9”这样让人忍俊不禁的身份梗。然而其余的部分从喜剧的角度便乏善可陈,无论是莫名其妙的地下室乱舞、草草收笔的体活课还是过于夸张的男女寝夜生活,几场本来可以很出彩的重头戏都显得喧闹有余、细节不足,看起来很像是场景时长不够、想用一些符号化的表达快速让人发笑,最终呈现效果却很乏味聒噪;比如想要表现男孩的幼稚没有问题,但是电影里这种意念加持下群魔乱舞的场面真的能让成年观众发笑吗?另外,我能理解东北方言是《茶啊》动画系列既有特色,但在影片里却显得过于刻意,给人一种台词本身不够有趣、需要用方言讲出来才不至于显得过于无聊的感受,比如像“没享着啥福”这种话虽然东北人确实会常说、但不太会出现在十几岁少年口中;另外就是石老师这种男腔大连话一开始确实让人听感很不舒服,个人认为非但没有起到增加喜剧效果的作用,而且还对欣赏人物产生了障碍。

  整体来说,《茶啊》算是一部合格甚至尚佳的喜剧动画电影,但也是瑕瑜互见、存在着不少让人遗憾之处,本来校园题材、喜剧向、时代向、男女灵魂互换梗这些元素的创作空间是很大的,但是《茶啊》可能受限于时长和成本、在重要桥段的情节设计和细节的打磨上还欠些火候、也没有平衡好喜剧电影里“搞笑”和“幽默”的成分。不过和接近同期上映的《长安三万里》一样,把更多古典神话传说以外的题材作为成人向动画电影搬上大银幕,本身就体现了足够的锐意和勇气,就像影片结尾的石老师在黑板上写下“unit 10”的那一刻,国产动画电影的未来也有了更多可能。

  在走进电影院前,我对这个校园国漫并没有太大的期待。甚至可以说,我已经默认,它可能会有一些小品相声爱用的梗,烂却好笑的点,然后结尾搞个强行升华啥的。

  一个甚至不看字幕可能会听不懂这里哪里话在说啥的电影,结束让我一个人生早过了1/2还要多点的中年打工狗,有点感动和感触……



上一篇:看2023新导演:“传帮带”助力新生代产出多部“爆款”
下一篇:进入“上升期” 驶入“快车道”——2023年全省经济工作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