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的风俗十篇

时间:2023-12-13来源: 开丰娱乐注册-开丰平台登录-平台首页入口

  旅游资源开发是旅游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旅游资源开发不仅是对各种旅游资源和旅游服务设施的开发,还带动了旅游地相关产业的开发。

  首先,它对旅游者来说应具有一定的吸引力,能激发人们的旅游动机,能使旅游者得到一定的物质享受和精神满足。“旅游资源的理论核心是吸引力因素”,同时,吸引力也是评判旅游资源质量高低的关键性指标。其次,旅游资源具有可利用性,对旅游业具有一定的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即旅游资源的开发能产生不同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后,旅游资源(现在的某些人造景观除外)是客观存在的一种实在物,有的表现为具体的实物形态,如自然风景、历史文物等,有的则为不具有物质形态的文化因素,如地区民俗风情等。绝大多数旅游资源都是先旅游业而存在,并不以人们的开发利用为转移,即使是现代形成的旅游资源,如城市风貌等,也是在其形成之后,被人们所认识,并为旅游业开发利用的。因受文化特殊性的影响,一个民族在理解一种旅游资源的旅游价值时,可能会产生明显不同于另一民族的判断。一种自然存在或社会现象是否会成为旅游按,会因民族文化的差异而不同。“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就旅游资源而言,与旅游者通常的生活习俗、文化背景、和居住环境差异越大,特色越鲜明,内容越丰富,影响越广泛,对旅游这来说,就越感到独特,对他们就越具有吸引力。

  德昂族是我国云南省与缅甸的跨境而居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芒市三台山乡是德昂族居住最集中的地方,被列为德昂族乡。德昂族有自己的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昂(前称佤崩)语支 。德昂族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他们的诗歌、民歌、民间传说、神话故事、音乐、舞蹈等都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中最让人着迷的一部分,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他们的茶文化,茶文化主要体现了德昂族的文化精神以及社会影响力,这点从他们的社交礼仪中便可看出。从以上这些不难看出德昂族旅游资源的文化特性。旅游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文化活动。文化的差异是旅游资源吸引力的源泉,也正是有文化的介入,旅游资源才更具魅力。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是十分丰富的:既可以满足人们对美的事物的观赏,又可以使人们通过旅游获得丰富的知识;既可以满足人们休闲疗养,松弛身心的需要,也可以给人以猎奇探险、发现自身潜能的经历;既可以从辉煌的古代建筑、历史遗存中追寻古老的文化,又可以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平凡生活中体验民风民俗等。开发德昂族地区的旅游资源不仅可以让人们体验到少数民族的民风民俗,还可以让德昂族传统文化得以保存并传承下来。

  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体现在两方面:一个是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另一个是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从德昂族旅游资源来看既融合了自然旅游资源文化内涵又有人文旅游资源文化内涵的因素在里面。德昂族居住于山区或半山区,村村寨寨无一例外都种茶,故随处都可看到一片片郁郁葱葱的茶林。有的村寨,至今还能看到几百年树龄的老茶树,它们被称为“茶王”,德昂族居住的地理环境体现了自然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而德昂族透过茶体现出的那种已经渗透到社会文化和生活习俗的各个方面的一道绚丽的人文景观――德昂族独特的民俗文化,更是民俗爱好者所向往的。把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很好的开发德昂族旅游资源。

  一个地区想要真正的把旅游业发展起来,除了自身独特的旅游资源外还必须要有品牌效应做支撑。比如说:一提起石林我们的脑海中就自然会浮现出那些形状各异的石头;一提起元阳,一层层的梯田仿佛已经印入了我们的眼帘;一提起楚雄,热情如火的彝族姑娘似乎已经围绕在我们周围;一提起西双版纳,那温柔似水的傣族女子已翩翩跳起了傣家舞蹈。这就是所谓的品牌效应。德宏州想要把当地的旅游业发展上去就必须要开创属于自己的旅游品牌而不是一味的模仿和“炒冷饭”。然而为什么说开发德昂族茶文化可以对德宏州旅游业带来影响,那是因为德昂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形成的这些优良道德传统,虽然古朴,具有原始的韵味,但却闪耀着古老的文明,反映着现代文化的光辉,是当今精神文明不可缺少的道德基础。其次,在德昂族的传统观念中,认为只有茶才可能意到。所以,德昂人在生活中不论办什么事都离不开茶,探亲访友茶叶是必不可少的见面礼。宾客所至,首先煨茶招待,认为这比招待家宴更为重要。男青年求婚:首先送女方的礼物也是茶。婚丧嫁娶,邀请亲友光临,一小包茶叶就是主人的请柬。做错事欲求得到对方的谅解,送去的也是一包茶叶,以表示其悔改的诚意;若是送钱或物反而会把事情弄糟,会被对方认为是无诚意,不懂得德昂人的礼节。德昂人的这些风俗习惯,不仅特色鲜明而且内容丰富,能给旅游者带来独特、新颖的感觉。能够把德昂族茶文化真正的做起来并做好,对德宏州旅游业带来的影响是很大的。首先打造了德宏州的旅游品牌,一说起民族特色的茶,人们就会想到德宏州三台山来逛逛,不仅品尝一下这里的茶还可以感受这里浓郁的民风民俗。当然这样的发展肯定是有个过程的。只有对德宏的民俗风情文化旅游资源进行科学的分析,比较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抓住机遇,做出科学正确的战略决策,打出旅游品牌,才能使德宏旅游业得到新的发展,真正走出旅游冷区域。

  前面的一些例子证明德宏州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但知名度为什么不能与之相般配呢?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发掘不够,发掘不深;二是宣传不够,流于表层。对茶文化进行的研究总体看来投入的力度是有限的,对这一领域也没有给予足够的观注。这可能与人们对德昂族的茶的认识不足有关。针对这一不足,可以让当地旅游局和电视合起来专门给三台山德昂族茶文化做一期或连续几期介绍,通过电视广播宣传和报纸杂志的报道这些渠道来提高德昂族茶文化的知名度,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游客。

  德昂族茶文化是以其深厚的神话传说和独特的民族风俗为基础来衬托它的独特性和民族性。如果光凭导游的叙述和旅游小册子里的介绍,游客肯定不能全方面的了解德昂族茶文化。我们可在三台山乡政府旁建一个德昂族茶文化展馆,展馆里不仅展示和德昂族茶文化有关的古诗歌、用老茶树干雕刻而成的佛像还有不同风俗茶泡制过程的展示区,如:择偶茶、提亲茶、定亲茶等。这样一个茶文化展馆对促进当地旅游经济,增进人们对少数民族茶文化的了解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化旅游产品是指以文化旅游资源为支撑,旅游者以获取文化印象、增智为目的的旅游产品。开发茶文化旅游商品必须要以市场为标准,结合文化旅游资源特征,以文化为导向,开发出具有市场吸引力的文化旅游产品。拿茶文化旅游商品来说,我们可以在茶文化展馆的一角另辟一区域,把茶叶按不同的风俗装包,把其风俗特征写好放在茶包里。待游客参观完所有和茶文化有关的资料、佛像和表演后,既可到这一区域来购买自己喜欢的茶。

  游客体验不仅可以带动游览氛围还可以让游客对此次旅游记忆犹新。游客来到三台山首先由当地导游带领其参观德昂族的茶园,参观的同时解说制茶过程,特别是德昂族最有特色的酸茶。参观完毕到指定的德昂人家中游客开始自己制作酸茶。该景点不仅负责保存游客制作的酸茶,制作完最后一个步骤是在发酵酸茶的坑旁,写上此坑酸茶是由谁制作的。这样你就有可能吃到亲朋好友制作的酸茶,可以刺激游客故地重游的愿望,从而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

  [1]高峻 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 [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余接成, 借旅游之力壮茶业经济 [J].中国茶叶,2005,5: 10.11

  日本的民俗学的相关研究正式起步于明治维新之后,尤其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为日本风俗学诞生奠定了历史氛围。关于日本的风俗记述可追溯到记纪神话时代,在这阶段为强化中央集权体制以及对各国真实状态进行掌握,朝廷就对各地下令编纂地方志,要能够通过迹象文字对地方进行命名,对一些物产和山川等名称加以记录,后来就将这些地方志名之为《风土记》。

  在日本的风俗文化财的类型方面主要就是有形风俗文化财和无形风俗文化财。无形的风俗文化财就是理解国民生活变迁不可或缺的一些衣食住行、信仰、时令节庆的风俗习惯和民俗艺能;有形的风俗财就是理解国民生活变迁不可或缺的用于前者的器具和房屋等方面。从无形风俗文化财当中的一些风俗来看,主要有生产升级和社会生活及信仰祭祀等,民俗艺能就涵盖着田乐以及故事和祝福表演等[1]。关于无形的风俗文化财通常是和有形相连接,两者的关系密不可分。例如:日本的青森大型等会就是日本的大型灯祭活动,从遗产的类型上来看就是无形民俗文化财中的风俗习惯,在每年七月末到八月初都会举行大型特色活动。

  通常一个国家或者民族的文化会存在精英文化及风俗文化两个重要方面,而风俗文化是经过长期发展所形成的一个根深蒂固的文化,它所代表的是一种民族文化精神,同时也是作为了解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目标。之所以有如此概论主要是因为民族文化是人们日常生活中长期形成的特定风俗习惯及与物质成果的结合体,风俗也正是民间的生活状况以及民间人们长期积累的知识得以传承的生活文化[2]。在日本风俗文化的研究过程中,从其衣食住行方面进行分析探究最能够将其民族的风俗特点体现出来,风俗具有着时代性及地方性,会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迁,所以从日常生活当中进行寻根探源为最佳方式。

  对日本的风俗进行详细的研究能开拓国人眼界,从而加深国人对日本风俗文化的认识及进一步了解,这样在两国的文化交流方面也能够进一步加强,这在我国和日本文化交流史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对日本的风俗进行详细研究的黄遵宪在这一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在其之前,我国对邻国日本没有太多的了解,而日本对我国却有着很深的了解[3],黄遵宪对日本的民间风俗研究博得了中日两国文人学者的高度评价,其对中日文化交流史的史料进行的探究极大的丰富了中日两国文化的交流史内容。

  通过从日本的衣食住行等方面进行研究能够探寻其风俗特征,在日本的传统服装方面,“和服”是最为大家所熟知的,其发展历史上已有一千多年,在奈良时代日本的服饰在色彩上比较简单,到了平安时代,受到国风影响,衣服的色彩开始变得多样化,衣袖也向着宽大的方向进行发展,在镰仓时代贵族的奢华结束之后为作战方便服装又恢复了素朴,宽袖重新变回了窄袖,到了室町时代在衣服上就开始印有家纹,在便服的设计方面也开始向着礼服化发展。而在日本的日常做客方面也有着诸多的规矩,倘若要到日本人家中做客就需和主人预先约定好时间,进门之后主动脱衣脱帽、解去围巾并将礼物送给主人,在屋内就坐时背对门是有礼貌的表现,只有在主人劝说下才能够移向尊位。

  在日本的信仰风俗忌讳方面比较的复杂,日本人大多都是信奉神道及佛教,在穿衣上都是右向掩衣襟。人死后下葬时要左向掩衣襟,这就是阴阳相反的道理,而在死者的装束上也会和人间的相反。另外就是日本人对紫色不喜欢,认为其有着悲伤色调,最为忌讳的就是绿色,认为其是不祥之色。在结婚的风俗方面结婚的典礼均在傍晚。在日本的社交风俗方面,日本人都比较谦虚礼让彬彬有礼,在行人和同事之间很少发生口角[4]。日本人待人接物的态度比较认真,按照日本人的风俗,饮酒是重要的礼仪,客人在主人为其斟酒之后要马上接过酒瓶给主人斟酒,相互表示主客间的平等和友谊,在斟茶过程中,往往是斟到八成满最为恭敬。

  日本的茶道在日本也是一种重要风俗习惯,日本的茶道其实和其他东亚茶仪式相同,都是以茶为主发展出来的特殊文化,只是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差别。日本的茶道起源于中国,有着东方文化的韵味,它有着自己的形成及发展过程和内蕴。日本的茶道是遵循规则来喝茶的活动,而这一过程中的茶道精神就是蕴含在这些看似琐碎的喝茶程序当中,日本人对形式非常注重,茶道就是这样的一种体现,并成为日本风俗的重要体现形式。

  在日本的风俗当中,节日是最为浓味浓厚及最能够体现日本传统风俗的内容,其中的青森大型灯祭就是日本东北地区三大祭之一,在这一地区举行大型的灯会游行据说是为驱赶夏季到来的瞌睡虫,预示着农业的丰收。根据相关说法认为,青森大型灯会是以弘前为源头得以发展形成的,其发展历史较长,在日本享保年间《津轻秘鉴》当中就有相关记载,可从其中的插图中看到七夕祭及二星祭等字样,而青森县的大型峰会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跳人,也就是随着调子跳舞[5],在每年的八月灯会间这一地区的无论老人还是小孩都参与表演。这一风俗传承至今依然繁盛。

  总而言之,日本在东方是现代化程度最高的国家,对其风俗文化进行研究了解能够加深中国和日本的文化交流,这样就能够在中日共同的和平愿望下起到进一步巩固作用。对日本风俗文化的研究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还有待加强,为此就需要有关学者付出更多的努力以希冀在未来有丰硕成果,由于本文篇幅限制不能进一步深化研究内容,期望能够对相关研究者在日本风俗研究中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作者单位:江西应用科技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

  [1]李锋传.日本民俗传统艺能――歌舞伎(一)[J].日语知识,2012,(03).

  [2]陈.日本民俗渊源说――《阴阳五行与狐崇拜》编辑手记[J].中国图书评论,2011,(06).

  通过这样一次探索便让我发现,在中国古代的古典诗词中包含了不少与民俗文化有关的内容。它们在民族历史的长河中,世世代代,年年岁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意义和乐趣,振奋或抚慰人们的心灵。由此而引发的思绪和灵感,又往往成为诗词创作抒情咏怀的缘由和契机。在我国古典诗词中,与民俗文化有关的作品数量可观,佳作迭现,这确实是诗词发展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民俗是约定俗成、世代积累、长久稳定的,往往超越历史阶段而存在。我们现在的生活往往不失留有一些旧时民俗的痕迹。古老的民俗很多都能延续至今,并与现代生活相融合而不失其历史光泽。民俗总是与人民生活形影相随,结伴而行。而后代的人们对于前代的民俗,也总是怀有兴趣,并会感到亲切和易于理解。我们如果要对延续至今的这些古代民俗给予现代诠释,除了追本溯源,还要证明其历久不衰、与时变易的内在原因。

  俞平伯先生的《唐宋词选释》③,对所选词的民俗背景就有专门的诠释。从戴复古词只选了一首,十分的别具见地:

  “卖花担上,菊蕊金初破。说着重阳怎虚过。看画城簇簇,酒肆歌楼,奈没个巧处安排着我。家乡煞远哩,抵死思量,枉把眉头万千锁。一笑且开怀,小阁团栾,旋簇着几般蔬果。把三杯两盏记时光,问有甚曲儿,好唱一个?”(《洞仙歌》) 这首词纯用当时口语,写的是九月九日的重阳节时,在酒楼的小阁上大家围桌而坐的场景。三杯两盏淡酒之余,请来歌妓唱曲,唱的就是重阳应景的时令曲子,以此来酬佳节。十分生动真实的描绘了一幅与宋词相关的节日民俗场景。

  黄杰先生也写过一本《宋词与民俗》④,这本书则是从民俗学的观点和角度,系统性地重新审视宋词的价值,并剖析了古典诗词与民俗文化的联系。

  以茶汤为例。按宋时的习俗,客来时进茶,客去则进汤。进茶时要唱“茶词”,进汤时则唱“汤词”,其作用与当时酒筵上歌妓劝酒常用的“酒词”相仿。“茶词”与“汤词”同为宋时“茶道”的内容之一。两宋饮茶之风极盛,有不少著名的茶品,喝茶时讲究饮茶的方法、器具和场合。因而在两宋词中,“茶词”、“汤词”亦独为一类,为数甚多。苏轼、黄庭坚、陈师道等,既是师友,又是茶侣,又多擅长以诗词咏茶。黄庭坚是江西分宁人,分宁就是宋时茗茶产地之一。富弼为相,会见黄庭坚,所得的印象,就是“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⑤。北宋文豪欧阳修在《归田录》⑥中也写过这样的文字说:“腊茶出于福建,草茶盛于两浙。两浙之品,日注(亦作“日铸”,绍兴山名,其地产茶)为第一。自景已后,洪州双井白芽渐盛,近岁制作尤精,囊以红纱,不过一二两,以常茶数十斤养之,用辟暑湿之气,其品远出日注上,遂为草茶第一。”这里所说的这种双井白芽,就是黄庭坚家乡特产的名茶。

  唐代诗人王维曾写过:“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⑦诗中说得明白:正是重九佳节,正是那阖家登山、遍插茱萸以示亲人间共避邪恶、相互祝福的节日习俗,牵动了这位离乡背井的游子的思亲之情,使他不吐不快。这种“情”不是单方的,作者想象远在华山以东的家人们,在秋高气爽之中相拥登上山巅,每个成员都佩带上芳香的茱萸,也正在为“少一人”而深感遗憾。两情远隔重山,发于一旦,是由重阳节日所激发,通过重阳的节日活动连结起来的。对于离别的亲人们来说,思念之情时时都会袭上心头;然而面对节日的有关情景,思念总是更加强烈。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节日在人们心中掀起的情感波澜是带有普遍性的;诗人的感觉更加敏锐,说出了别人欲言而未能言的话,因此,“每逢佳节倍思亲”,便成为中外古今广为传诵的名句。可见,节日习俗不仅对诗人的创作心理,也对读者的欣赏心理起着积极的作用。

  寄意于民俗风情的诗作还有《寒食即事》⑧。《荆楚岁时记》云:“冬至后一百五日,谓之寒食。”即在清明节前两日,寒食节人们要灭除旧火,禁火三天,没有热饭吃,故曰“寒食”。而只有得到皇帝特许者,才能燃烛。唐时,朝廷在此日以宫苑中榆柳点火以赐贵近宠臣,《寒食即事》诗所描述的就是个中景象。诗云:“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在全民灭火寒食之中,作者有意推出了从皇宫中传递火种的镜头,画面所体现的特权自然是引人注目的。特权阶层中是些什么人呢?作者又借东汉的“五侯”来指当时那些弄权、炙手可热的权臣宦官。全诗并无一句议及政事,却又借助寒食节的习俗,写了皇帝对宠臣权贵的特殊待遇,深有讽喻意味。

  节日习俗是民俗文化中不可缺少的、独呈异彩的一部分;各个节日又各具时令特色及文化内涵。由于节日活动特别能引动人们的思绪,触发创作的灵感,所以诗人词家总是借景抒怀,驰骋想象,施展才华,写出情景交融并深刻体现民族文化传统的佳作。其中个人的感受与群体的文化成果既融汇一体,又生发升华,具有突出的深厚度。这些诗词所写的也无非是人间世态、风花雪月、悲欢离合和愿望理想,却因与特有的节日风情相结合,因此民俗风格深刻鲜明,尤富生活气息,读来如醇酒醉人。节日习俗是人人享有、年年重现的,人们对之十分熟悉,这就使创作与欣赏在心理上得到沟通,因而与节日习俗有关的佳作往往为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从了解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反映节日习俗的诗词也具有一定的认识价值,值得注意与研究。

  若再上升到民俗文化,其本身内涵也是非常庞大且丰富的。有关妇女生活、婚丧喜庆、饮食服饰、百工伎艺、音乐歌舞、各地物产、市井游乐、宫廷庆典、神怪灵异、社会交际、佛道宗教,乃至草木虫鱼、行话俗语、医卜星象等内容,在古典诗词中都有生动如实的记录。这些蕴藏丰富的民俗迹象,现在已很少被运用,所以我们对诗词的研读和考索,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复兴。

  ⑤ 据清朝潘永因所著《宋稗类钞》卷六记载,富弼曾讥黄庭坚,原话为:“将谓黄某如何,原来只是分宁一茶客。 ”

  浙江慈溪上林湖是我国越窑青瓷的中心产地。上林湖一带烧制青瓷的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越窑青瓷的烧制,不但揭开了中国瓷文化的新篇章,而且在世界陶瓷史上也占有独特的地位。从东汉以来,越窑青瓷融入了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从饮食用具、卫生用具、文具到成设品、陪葬冥器,都有它的身影。随着时代的发展,虽然越窑青瓷的鼎盛时期已经淹没在历史中,但是作为古代越族烧制的器物,从釉色、造型装饰到用途,越窑青瓷都不可避免的染上了越族地区的风俗习惯。因此,越窑青瓷成为后人研究越风俗的良好载体,为人们进一步探究越人的生活习惯和价值取向提够了依据。那么,越窑青瓷中到底蕴含着怎样的古越风俗呢?

  釉是指陶瓷表面的无色或有色的玻璃质薄层,简单讲就是瓷器的外衣。所谓青瓷,便是指青色釉的瓷。当然从广义上讲,以氧化铁作为主要呈色剂的瓷器一般都属于青瓷的范畴。但从狭义上讲,青釉瓷指的是经还原焰烧成的高温釉,其颜色呈青绿色,或青灰色。

  越窑以青瓷闻名于世,提到越窑青瓷,人们首先想到的便是它那如“雨过天晴”的青釉色。其中又以晚唐五代的秘色瓷为最。“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唐代诗人陆龟蒙在《秘色越器》中的赞美正是对越窑秘色瓷的最好写照。而唐代诗人徐夤在《贡余秘色茶盏》中对秘色瓷青釉的赞美实乃绝妙之言。其诗云:“捩翠融青山瑞色新,陶成先得供吾君。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古镜破苔当席土,嫩荷江露别江。中山竹叶出发,多病哪堪中十分。”可见越窑青瓷的这种玉质碧色之美,颇受世人喜爱。

  其实在越窑瓷器的发展史上,并不仅仅只有青瓷,也有黑釉瓷。据一些考古资料显示,在东汉时期,古越地区就已烧制出了黑釉瓷。但是在后来的发展中,青瓷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可见越族先民对青瓷情有独钟,也体现了当地的尚青习俗。那么,古越先民为什么钟情于青色?这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浙江慈溪上林湖一带有着悠久的烧制越窑青瓷的历史。上林湖位于栲栳山下,四周青山围绕,上林湖如一块碧玉镶嵌于群众环抱之中。站在湖岸望去,山水交融,满目的绿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上林湖的绿色,确实影响了人们的审美观。窑工们将上林湖的秀美青绿色融入到了晶莹的釉层中,赋予了越窑青瓷柔和、清秀和淡雅的风格,又把这种蕴含着大自然魅力的青釉融入了人类的文化中。

  同时受自然崇拜和生命敬畏思想的影响,古人对于青色有着深深的眷恋。在他们看来,青色是草木繁荣的颜色,象征着春天,象征着生命。因此,“青”当之无愧是一种美好和吉祥的颜色。从古人形容黑发为青丝,绘画艺术为丹青,美人为青娥,都可以看出古人对青色的喜爱与崇尚。

  “玉、石之美。”①玉是古人心中高尚、美好的象征,常被用于比喻君子的德性。子曰:“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②意思是说君子的德操可以和玉相比,温暖而有光泽,这便是仁。玉虽然是坚硬的,但是拿在手上,却给人温润细腻的感觉。孔子的玉德就是利用了玉的这种自然性能,并将其比喻为君子的品德和操行。君子应温文尔雅,品德高尚。这种玉德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直至现在,人们在赞美一个儒雅之人时,最常用最美好的赞美仍是“温润如玉”。也因此,越族先民倾向于如玉般的青釉色。

  也许,正是以上原因,造成了越族先人对越窑青瓷釉色的迷恋和孜孜不倦的追求。

  自东汉以来,大量的动物造型和纹饰被用于越窑青瓷上,其中又以鸟、兔、蟾蜍、鸡的造型居多。这些青瓷造型装饰形象地折射出越人的一些风俗习惯。

  鸟是越窑青瓷中常用的动物装饰之一,在碗、盘、杯、盒、壶、罐、瓶等生活用具中都能见到它的身姿,且形态各异,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其使用范围之广,造型之丰富,姿态之多样,令后人叹为观止。如在《宁波文物集萃》中就记载了数十种鸟纹装饰的越窑青瓷。

  “鸟是自然之物,然而当其被装饰在越窑青瓷器上时,它的自然属性便与人的精神发生了某种呼应,成为一种人文精神和美的象征,表达出一种民俗趣尚和地域文化的某些内涵。”③可以说,鸟纹装饰源于自然,又不完全等同于本来的形象,而是通过提炼、变形和抽象加工,运用刻划、模印、堆塑、雕塑等技法,既保留了鸟本来的基本属性,又留以想象的空间,寄予了越族先人的美好愿望,如宁波和义路遗址出土的“唐大中二年”铭文碗上模印的云鹤和寿字纹,就蕴含长寿之意。而在其它鸟纹装饰上,也可以看到类似的吉祥象征,如喜(鹊)上眉梢等。可见,喜鸟是古越地区的一种习俗。

  在三国两晋时期的越窑青瓷中,兔与蟾蜍的形象在青瓷造型或装饰上比较常见。尤其在文房用具中的应用比较广泛。最常见的是运用于砚滴上。

  砚滴为滴水入砚的文房用具,即水盂,又称水滴,贮存砚水供磨墨之用。在三国时期,比较流行越窑青瓷兔形砚滴,经过不断简化和演变,到了两晋以后,越窑青瓷水盂的装饰则更偏向于蟾蜍装饰。典型代表就是浙江慈溪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北宋越窑青瓷蟾蜍水盂。整件器物是蟾蜍造型。蟾蜍蹲坐在一片荷叶之上,呈现欲向上跳跃之势,其身上布满一个个圆形的突起颗粒,背部有进水口,嘴上的小口则用于滴水。整件器物造型灵动,富有张力,可谓独具匠心。

  通过古代文献,可以看出兔子在古人心中代表着月亮。晋傅玄《拟天问》:“月中何有?白兔捣药。”唐李白《把酒问月》:“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唐李商隐《月夕》:“兔寒蟾冷桂花白,此夜嫦娥应断肠。”宋辛弃疾《木兰花慢》:“虾蟆故堪浴水,问云何玉兔解沉浮?”等众多诗句中,兔与月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说,兔是月亮的一个雅号。既然兔代表着月亮,而月亮又象征着团圆,那么兔的装饰自然就被赋予了团圆吉祥的含义。

  而蟾蜍,俗称“癞蛤蟆”,其在古代民间,是一种幸福的象征。传说月中有蟾蜍,故月宫亦称为蟾宫。金代诗人李俊民曾在《中秋》中写道:“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相传蟾宫中有桂树,每逢中秋佳节,满树桂花,花香人间,祝福天下人合家团圆幸福。因此,蟾蜍与月亮也有着密切的联系,那么蟾蜍的装饰也有团圆吉祥的含义了。

  由此可见,将兔与蟾蜍作为越窑青瓷的装饰,体现了越族先人的审美心理和情趣,也折射出越族先民在兔与蟾蜍的身上寄寓着他们祈福家人团圆吉祥的风俗观念。

  鸡作为一种常见的家禽,在三国两晋时期,常被装饰在越窑青瓷上。如浙江慈溪博物馆中就收藏有鸡首壶。在古人看来,鸡是“五德之禽”。 其“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时者,信也。”④意思是说它头上戴有鸡冠,是一种文德;脚后有距能搏斗,是一种武德;敌人在面前却不退缩,敢拼敢打,是一种勇德;有了食物要招呼同类一起食用,是一种仁德;晚上守夜不失时,天亮报晓,是一种信德。同时鸡与“吉”同音,古人认为其具有驱鬼、祛病和辟邪之效,能给人们带来吉祥和幸福。自然,鸡在越族先民看来是一种吉祥之物,其对于鸡也就十分喜爱。

  越窑青瓷用途广泛,大到各种饮食用具,小到儿童的玩具,无一不乏青瓷的踪迹。其中又以饮食器皿与百姓生活最为贴近,由此可窥得越族地区的一些生活习俗。在越窑青瓷中,饮食器皿可分为食具、酒具、茶具。可见越族先民早已有饮酒和饮茶风俗。而青瓷食具一般造型简单,以实用为主,常见的是碗、碟、盘等。相较而言,青瓷酒具无论是在种类还是造型上都更为丰富,但是从文化角度上讲,中国并不是唯一的酒文化发祥地。不过茶文化的发祥地确实是只有中国。由此,青瓷茶具与饮茶风俗便是以下探索的重点。

  茶文化是中华文明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茶具历来也是备受重视的。同样作为中华文明的精髓之一的越窑青瓷,在其发展史上,一个有趣的现象是青瓷作为茶具往往与品茗联系在一起。“茶具始于西汉,到了东汉晚期,越窑已开始制作茶具,以瓷胎致密、釉层较厚,光润美观的青釉盏、盏托与茶碗为主。至唐代,饮茶成为一种社会风尚,而越窑青瓷在饮茶时的使用也已很普遍。”⑤为何青瓷茶具备受青睐?这就不得不提《茶经》中的一段记载:“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⑥这固然与尚青习俗相关,但也体现了人们喜欢将生活习俗与自己喜爱的物品联系起来的心理。

  越窑青瓷茶具发展到唐朝,以一盏一托式为主,如海棠花、荷叶式和莲花瓣式等都是当时器型的典型。青瓷茶具制作之精巧,造型之典雅,深受文人喜爱。也正是这些清雅的茶具,为后人探得越族先民的饮茶风俗提够了物质依据。虽然时光流逝,但仍可想见,古代文人相座,青瓷映碧茶,品茗论诗文,该是如何雅韵之事。

  越窑青瓷文化是江南瑰丽文化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越族先民智慧的凝结,体现了越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的追求,也承载了越人许多的传统风俗,虽然越窑青瓷不复往日的繁华,但是其所承载的那份文化仍是不可忽视的,值得后人思考和探析。

  {1}(汉)许慎撰.(宋)徐铉校订.说文解字(简本)[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6页.

  {3}施祖青.越窑瓷器与越风俗探析[J].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2000(01).

  {4}(汉)韩婴撰.许维y校注.韩诗外传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版.

  我们一般人初知“武陵”,大概自读《桃花源记》始:“晋太原中,武陵人,捕鱼为业……”这位渔翁发现了桃花源,出来后向世人讲述了一段神秘而美丽的故事。故事里所谓“武陵”,是指东晋的武陵郡。两汉、魏、晋、南朝都沿用此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市。现在住在湖南西北的武陵人千百年来保留着一种古老的吃茶法,这就是喝擂茶。擂茶之所以能流传到现在,是因为它凝聚了武陵人的风俗习惯,体现了武陵地区特有的文化内涵。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用生叶(指从茶树采下的新鲜茶叶)、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和研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源远流长的擂茶习俗是有史籍可做考证的。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竹简上,有用茶,姜米等原料制作的茶饮并成为宫廷贡品的记载,据说就是擂茶。按文献记载,它始创于南宋时期。而在民间传说中,秦大将司马错屯兵沅水之南,在与桃花源毗邻的长茅岭一带筑城,当时民间流传“古羹”,就是擂茶的老祖宗。到了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南征武陵壶头山的五溪蛮时,路经乌头村(今湖南桃源县桃花源村)时,因军中发生疾疫,遂制擂茶以避瘴。康熙时所修的《桃源县志》载:“马援征五溪蛮……将兵行有纪,鸡犬不惊”,“凿石室以安民,民间献擂茶以报德”。[1]又说是在三国时,诸葛亮命张飞率军至湘中取武陵郡(今常德地区),行至乌头村时,正值炎夏酷暑,当地正好瘟疫蔓延,张飞部下数百将士病倒,连张飞本人也不能幸免。正在危难之际,村中一位草医郎中有感于,张飞部属纪律严明,秋毫无犯,便献出祖传除瘟秘方擂茶,结果茶(药)到病除。擂茶也因此而出名了。

  武陵人都有喝擂茶的习惯。擂茶既是人们的日常饮品,又是待人接物、结交亲友的重要仪式。擂茶保存了宋元时期民间饮茶附以佐料的习俗,以最好的茶加多种食品于其中表示各种祝福和敬意。特别是桃源、益阳和沅陵等地方更是流行。一般人们中午干活回家,在用餐前总以喝几碗擂茶为快。有的老年人倘若一天不喝擂茶,就会感到全身乏力,精神不爽,视喝擂茶如同吃饭一样重要。喝擂茶时,桌上摆着用盘碟装着的油炸锅粑、米面皮、馓子、油坨、盐腌菜茎、豆子、花生、瓜子、板栗、红薯片等,这些食杂果品,人们称之为“搭茶”。这些搭茶,酸甜咸辣,五味俱全,别有风味,人们边喝擂茶,边吃搭茶,谈笑风生,饶有兴趣,有首民谣歌日:“走东家,跑西家,喝擂茶,打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还有说“擂茶三碗减衣裳,笑谈古今话衷肠。满盘尽是农家味,结朋友情谊长。”[2]喝擂茶成了武陵人交朋友,待人接物的一个重要方式。并且益阳的妇女怀孕后,有特别要喝擂茶的习俗,谓喝擂茶越多,养出的婴儿越白胖。

  擂茶为什么在武陵地区得以流传并且成为这一地区的重要民间习俗呢,我认为有以下几个原因:

  1、从文化背景看,擂茶是我国茶叶最早的制作方法,啜擂茶是我国最早的饮茶方式,它是中国茶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随着时代的前进,茶的制作方法和饮茶方式也跟着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但却始终不能否认中国茶文化的根――擂茶,茶的用途也不可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古往今来,或联络感情,或招待宾客,或婚嫁喜庆,或祭祀祖宗,或商业贸易,等等,都无一离得开茶。如“茶话会”,是指用茶点联络感情、招待宾客的社交性聚会,这样的聚会一直延续到今天。如“茶仪”,是指“仪礼”中的一种名目,旧时向吏胥行贿的礼物就叫“茶仪”。如“茶礼”,是指聘礼,又叫“受茶”,为旧时女子受聘的代名词。如“茶食”,是指婚嫁时用糕饼点心之类招待客人。《大金国志・婚姻》云:“婿纳币,皆先期拜门,亲属偕行,以酒馔往……次进蜜糕,人各一盘,曰茶食。”[3]如“茶会”,是指旧中国商人在茶楼进行交易的一种集会。各业各帮一般都有其约定的茶楼作为集会地点,商人在饮茶时商谈行市,进行买卖。如此等等。如果说擂茶是朴实无华的“母”,那么此后的茶是经过梳妆打扮的“女”,“母女”的血缘关系是无论如何也割不断的。这种文化背景是擂茶能在武陵地区传承的一个重要前提。

  2、从经济背景看,武陵地区经济多欠发达,特别是山区人的生活大多较为贫困。尽管从北宋开始,“斗茶”之风逐渐盛行,明清以后,芽茶又逐渐得势,但这些茶制作考究,茶艺程序又十分繁杂,价格贵得惊人,除了皇帝后妃、达官贵人、干金富豪、骚人墨客及名门闺秀等等之外,一般的劳动大众是不敢问津的。劳动大众需要的是一种简单、便宜实惠、好吃的茶,擂茶就是一个最适合他们的茶,擂茶不仅制作工艺简单,不需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而且味美,有强身健体的功能。因此,他们在劳动过程中创造了最有利于自己的茶,并且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发展它,使它成为了现在武陵地区最为流行也最受欢迎的茶。

  3、从自然条件看,武陵人多居或多崇山峻岭,瘴疠流行。据明《崇义县志》载:“若夫瘴疠……一、三月谓之青草瘴,五、六月谓之黄芽瘴,九、十月谓之新禾瘴,立冬以后,寒气渐肃,岚雾始衰,瘴疠无矣。”[4]在这一年就有半年瘴的恶劣自然条件下,为了生存和发展,武陵人自然会想方设法,采取种种防范和治疗措施,而含盐姜、药草的香料擂茶恰有御瘴去疠之功效。此外,据周晖《汀北擂茶》记:当地人认为擂茶可以祛除邪毒。有人发烧不退,叫患痧症,便煮擂茶给他吃,热热地灌下两碗,睡一觉,出一身大汗,病便好了。遇上感冒、打摆子或食欲不振,亦煮擂茶吃。所以为了适应恶劣的自然环境,武陵人就找到了一中最适合自己的东西-擂茶。别人或者视之为鄙俗、粗浅,但武陵人却一直视之为饮料中的佳品。这是武陵人所以传承擂茶文化的又一重要原因。

  因此,从以上三方面来看,擂茶之所以在武陵地区流行是有其内在的背景和条件的。

  可以说中国茶文化的主流在民间,擂茶这一典型的民间饮茶风俗,欢快、质朴、简洁而明朗,以极强的生命力代代相传,它不象上层茶文化那样优雅而深沉,但更多地反映了武陵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积极追求与向往,表现了劳动者优秀的精神品质。置身其中,人们体会到的是茶的清香、人的美好和彼此之间友爱之情。“莫道醉人唯美酒,擂茶一碗更深情”。在我国绚丽多彩的茶文化百花园中,擂茶无疑是一朵散发着山花清香的奇葩。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大幅提升,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显著改善,精神文化需求持续增长。对于旅游而言,人们已经不再乐于接受那些“赶时间、看经典、拍照片”的传统套路,而是开始追求以文化积淀为核心的精致、休闲、优雅、高尚的旅游方式,以期修身养性、品味生活、感受生命的价值所在。在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的现代社会,讲究静、净、闲、悠的茶文化日益彰显出其迷人的魅力,去茶园种茶、采茶、制茶、品茶、读茶的文化活动,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新兴旅游项目中最具吸引力的一项。那么,如何发挥茶文化的独特优势,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丰富多彩的茶文化资源,如何实现茶文化和旅游业的有机结合,就成为当前茶文化旅游所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

  我国是茶叶的故乡,茶叶在我国已有四千多年的发展历史。自古以来,茶就被人们视为一种雅俗共赏的艺术形式,既是高雅悠远的上层文化,也是深入生活的大众文化。可以说,茶叶在某种程度上是连接各个阶层、各个职业、各种生活、各个地区乃至各个国家之间的桥梁。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涵极为丰富,其中既有关于文化艺术、历史考古、歌舞民俗的部分,也有餐饮旅游、新闻出版、医学保健的部分,还有关于茶叶品评、茶道操作、品茶环境的内容。它是我国各家优秀思想集体智慧的结晶,是不断发展完善着的中华民族的品格之魂。茶能够与旅游业结缘,一方面是由于茶叶本身品质优良,可将产茶之地发扬光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产茶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山水人文情结深厚,在产茶地区多有历史悠久的名山名寺、风光旖旎的诗意山水以及适宜人居的气候环境。例如,著名的中国早茶之乡宜宾市位于四川盆地南缘,这里是金沙江、岷江、长江三江的交汇之处,素有“万里长江第一城”的美誉,自然风光之美自不用多言。在建设茶乡的过程之中,宜宾市依据优越的地理位置条件,逐步成为我国最大的早茶生产区和省内三大产茶区之一,并被冠以“长江上中游特色出口绿茶”生产基地以及“西南红茶及特种茶”生产基地的美名,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赏与体验茶园风光。在《茶经述评》一书中,吴觉农指出,高山地区多出名茶,这是因为高山之上云雾多,漫射光多,湿度大,昼夜温差也比较大,有利于茶叶中有效物质的积累,特别是芬芳物质的积淀。例如,宜宾境内屏山、老君山、宜宾县黄山、筠连大雪山、珙县王家山等连绵延续,整体地形呈现西南高、东北低态势,海拔落差比较大。此外,这里的气候属于典型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特征,浅丘、河谷兼有南亚热带的气候属性,森林覆盖率高达百分之四十以上,茶区内雨量充沛,常年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条件特别适宜于茶叶的种植和发展。同时,宜宾市茶园的土壤含有丰富的矿质养分,其中屏山县、兴文县等地的土壤之中还富含硒等微量元素,使得产自这里的川红工夫茶具有“橘糖香”、屏山炒青茶拥有“板栗香”的特点。加之宜宾市交通区位优势明显,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发达,茶文化历史悠远,茶产业初具规模,使得宜宾市的茶文化旅游日益兴盛起来。无独有偶,武夷山壮丽的自然景观与武夷岩茶、庐山清丽的山间风貌与庐山云雾茶、杭州西湖秀美的水上风光与西湖龙井茶等,产茶之地与茶叶之间无一不是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关系,名茶将产茶之地的文化及景致发扬光大,茶文化旅游则进一步推动了茶叶产业的发展。茶文化旅游通常是指那些以茶文化为核心,带领游客在休闲轻松、亲近自然的旅游过程之中,静心体会茶文化之内涵,感受茶园自然魅力,体验茶叶产地民风民俗,学习鉴赏茶叶品质,实现提升身心修养的特色旅游项目。它是一种基于现代茶叶产业与旅游产业的新型旅游模式,是一种独特的人文生态旅游项目。它将茶园生态环境、茶叶生产过程、茶叶品鉴学问、茶文化赏析等内容融为一体,旨在通过优质旅游项目,开展丰富多彩的茶产品展会、茶文化节庆,使得我国的传统茶文化得到较好的保护和传承,实现我国传统茶文化的复兴和光大。

  茶文化旅游是当今旅游业的新兴板块,以其独特的自然气息与人文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加入其中,在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引起了一场文化旅游的热潮。作为茶叶的发源地,我国拥有丰富的茶园、茶事、茶艺、茶俗等资源,在多方人士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其一,以茶园资源为依托的绿色生态观光游备受游客青睐。我国茶园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大都位于环境优美、风光旖旎之处,这正满足了现代人追求自然、回归自然、品味自然的精神文化需求。其二,以茶叶的药用价值与保健功效为依托的生态保健旅游正逐步升温。茶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相当一部分已经被古今医学家证明拥有显著的保健作用,这些在《神农食经》、《千金翼方》等著作中均有体现。饮茶活动可以帮助游客消除疲乏之感,加速生理机能的恢复与提升,长期饮茶更可预防多种疾病,起到延年益寿之功效,这正与当前大热的生态保健旅游不谋而合。其三,以茶艺茶俗为主题的文化旅游不断涌现。茶艺是茶道精神的物质载体,通过观赏茶艺表演,人们不仅能够领略到茶叶冲泡、烹煮、品饮之中的深厚学问,还可以切身感受到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以及茶道精神的博大精深,在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获得美的享受。很多茶文化旅游基地都兴建以品茶为主旋律的茶馆、茶社等文化交流场所,在为茶文化旅游增加项目、注入活力的同时,极大地提升了茶文化的吸引力,促进了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与茶艺一样,茶俗也是我国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南大理白族的三道茶、土家族的擂茶等,都是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之中开采出来的带有鲜明民族特色与地域色彩茶文化旅游资源。参与茶俗活动可以让游客领略到多种多样的民族文化,进一步深化游客对生活的认识和对世界的看法,提升对人生价值的理解层次,达到净化心灵之目的。其四,以茶文化研讨交流会为契机的茶文化旅游推陈出新。我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多次举办了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对于推进茶文化走向世界、促进产茶地区旅游业的发展等,都具有显著的效果。在重庆、成都、武夷山等地举办的茶文化旅游节同样成果突出,极大地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拓宽了茶文化旅游的发展空间。

  文化旅游历来是最受游客欢迎的旅游项目,为各个文化旅游区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生态效益。在茶文化旅游开发的过程之中,我们应当大力挖掘和保护传统茶文化资源,提升旅游项目的文化品位,树立独特的文化品牌,实现长足的效益增长。第一,设立主题鲜明的茶文化旅游项目,树立知名文化品牌。我们应当积极挖掘产茶地区的自然及文化资源,构建不同的主题风格,借助区位优势,形成产业集聚,实现优势互补。例如,可以茶点为主题,开办茶文化美食节,推出一系列围绕特色茶餐饮的宴会,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品尝消费;可以茶艺为主题,开展中外茶艺交流活动,为国内与国际上的茶艺爱好者提供文化与技艺交流平台;以茶文化体验为主题,开创茶道精神之旅,让中外游客置身茶园之中亲身体验茶叶采摘的过程,在茶社之中切身体会茶叶品鉴的乐趣;可以文化特色为主题,设计专题旅游栏目,包括茶文化寻根之旅、茶道溯源之旅、茶文化工业之旅、现代都市茶馆之旅、传统茶社之旅、茶园自然风光之旅等。通过这些主题活动,将茶叶产地的区位优势与资源优势以卓越的姿态呈现出来,提高游客对茶文化内涵的理解水平,同时帮助打造良好的茶文化旅游品牌。第二,以历史文化为积淀,努力提升茶文化旅游产品的文化内涵。一方面,要充分挖掘茶叶产地的文化资源,努力提升茶文化旅游的附加价值,以独特的地域民族文化为亮点吸引游客的关注。例如,云南大理白族在旅游项目设计中着重突出“一苦二甜三回味”的三道茶文化,将“人生如品茶,先苦后甜方能回味无穷”的人生哲理展现在游客面前,取得了极好的宣传效果和品牌效益。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茶文化旅游景区内服务人员的综合素养,突出其文化使者的角色,将景区服务人员作为当地茶文化的传播媒介,以生动活泼的形式将本地的旅游特色与文化内涵传达给游客,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充分运用茶事、茶俗等民间活动,提高旅游项目的互动性与参与度。茶文化旅游的开发离不开对产茶地区历史文化特色的挖掘,茶文化旅游的长足发展则立足于项目内容的参与度与吸引力。我们应当充分运用茶叶生产地区的茶事与茶俗活动,将茶艺表演、茶歌、茶舞、茶戏等引入旅游内容之中,并让尽可能多的游客参与进来,以提升游客对茶文化旅游的体验。同时,还应当积极吸纳相关专家的建议,以市场为导向,以专业知识为依托,根据游客的不同需求,设立专门的旅游项目,比如茶园自然生态游、茶叶保健休闲游、茶艺学习赏析游、茶叶制作工艺游、茶叶品鉴游等,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充分显现出来,令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领略到大好的茶园风光和多彩的茶文化,身体得到放松,心灵得到升华。第四,充分利用多种宣传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对茶文化旅游活动进行宣传和推广。各旅游单位之间应当加强合作,不断推出具备本地特色和文化内涵的旅游线路。以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大众传媒手段为媒介,积极打入客源市场,挖掘潜在客户,以多种方式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游览。还可以通过盛大的茶文化节日庆典活动、公关推介活动、新闻会等,让更多的游客了解茶产地的特色旅游产品与游览线路,同时可以依托名人效应,邀请茶文化专家和各界知名人士对茶文化旅游进行宣传或者从事公益营销活动,借助他们的效应来扩大茶文化旅游的影响力。

  茶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茶文化的旅游方式不仅能够将茶叶产地发扬光大,促进茶叶的宣传与销售,形成茶产地与茶产品之间良性互动,还可以推动茶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使茶文化得到较好的传承和发展。我国的茶文化旅游应当充分借助其独特的地域民族特色和历史文化积淀,积极宣传,多加推广,形成品牌效应和集群效益,实现茶文化旅游的长足发展。

  目前我国许多传统的民俗体育项目正在逐渐消失,淡出人们的视野,采茶舞作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中的一个重要项目,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予以保护。实施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就是传承、保护和推广采茶舞的一个重要方式。探析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策略,将采茶舞改编成适合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将有效地促进采茶舞的传承,也将有效充实学校体育教学体系的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笔者通过广泛查阅相关文献和实践调研,发现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具体来说,第一,采茶舞是一种舞蹈,本身包含了多种肢体动作的展示,可以对舞蹈者的身体素质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而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升学生的身体协调性,基于此,将采茶舞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中,可以充实学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起到良好的锻炼效果,并且实践也已经充分证明,学生在体育课程中练习采茶舞可对呼吸系统机能、心血管机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并显著提升身体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以及灵敏性、协调性。第二,采茶舞本身是一种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载体,其中蕴含了很多美学特征,如健、力、美等,并包含了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念,基于此将采茶舞融入到学校体育教学当中,让学生通过采茶舞的习练体验民族文化精神、文化内涵,感受采茶舞中蕴藏的生活气息、地方特色,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学生的民族文化造诣和艺术文化修养,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第三,在当前采茶舞传承困难的状况下,通过教学改革将采茶舞植入到体育教学当中,可以有效地促进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的良好传承,对采茶舞的再创造、再发展来说非常有利。

  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是极具地方特色的舞蹈类型,其中蕴含了浓厚的地域文化价值观,这是采茶舞真正的核心价值。在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当中,要充分重视采茶舞中核心文化价值的传承,将采茶舞中蕴含的健身娱乐、崇尚劳动、祈福求丰、乐观豁达的民族文化精神充分展示出来,不可“重视了动作而忽视了精神”。在此,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原则总结如下:

  民俗传统体育项目,背后往往蕴藏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规律,可以说是体育项目和传统文化的融合统一。因此,在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探索中,必须尊重采茶舞的传统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规律,溯本追源、厘清源流、透视逻辑,以体育动作和文化内涵的紧密连接为切入点,达到采茶舞体育教学改革的最佳效果。如此,才能以文化规律、文化内涵作为内核精神,支撑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使采茶舞在体育教学当中“外有形、内有神”,强化文化传承的生命力。

  进行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体育锻炼规律也是必须遵循的规律之一。体育教学的目标之一,就是锻炼学生的体魄,将采茶舞运用到学校体育教学中,要在充分考量其健身功能的基础上,将采茶舞强身健体的效果体现出来,根据先进的人体运动学理论,在采茶舞的力度、幅度、频率等方面做好科学设计,采用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方式,通过消耗体能,减少身体脂肪量,并有效锻炼身体心肺功能。要合理、灵活控制采茶舞锻炼量,过大会造成身体损伤,而过小则健身效果不足。

  将采茶舞融入到体育教学改革中,一味照搬必然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因为真实的民族传统舞蹈和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真实需求是有明显区别的,此时必须以创新促发展,通过创新为采茶舞体育教学改革注入鲜活的动力,在尊重民族传统舞蹈内核精神和外化特征的基础上,对采茶舞进行重新编排,在采茶舞的动作、节奏、伴乐等方面植入新鲜的创新性内容,在采茶舞的习练过程中体现时代精神、时代风貌,迎合学生的审美需求、体育诉求,真正使采茶舞以独特的精神风貌走进校园、走进体育课堂,赢得师生的青睐。

  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面向的是学生,面向的是真实的课堂,因此必须遵循体育教学的相关理论和教学规律。具体来说,要以课堂教学为导向,对采茶舞进行适当改造,根据现有的教学资源如师资力量、场地条件、器材设备、学生年龄层次等,将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模式化、规范化,形成系统性的课程体系、考核体系和操作标准,适当降低舞蹈中特定动作的难度,将采茶舞大众化、简单化,以便采茶舞可以契合体育课堂教学的形式需求,并兼顾学生的能力和需求,使采茶舞和体育课堂教学良性结合。

  采茶舞是一种民间歌舞载体,而体育教学是成熟现代学校教学内容,二者之间的良好融合,必须讲求方法、讲求策略,基于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的特征分析和现代体育教学的理论研究,现提出一些可行的采茶舞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供参考。

  对民俗传统体育项目采茶舞来说,外在表演形式和内在文化内核是协调统一的,外在表演形式的展示,离不开内在文化内核的支撑,而内在文化内核的体现,又必须以外在动作形式的展示为途径。将采茶舞改革成为适合学校体育教学的教学内容,不仅要重视采茶舞外在舞蹈形式的改编,更要重视采茶舞内在文化内核的植入。基于采茶舞深厚的区域民族文化内涵,将采茶舞的文化内核提取出来植入到采茶舞的体育教学当中并不困难。具体来说,一方面要植入采茶舞中的区域民族精神,将采茶舞中体现的乐观豁达、欢乐祥和、坚强勇敢、不懈奋斗的内核精神尽可能地植入到采茶舞的体育教学当中,增强体育教学内容的文化充实度;另一方面,要植入采茶舞中的民族审美观念,通过民族审美观念和现代体育教学的有机融合,将区域民族的舞蹈动作美学文化植入到采茶舞的体育教学当中,使学生可以在体育课堂中真正接触和体验采茶舞中的美学文化,充实学生的美学素养。

  采茶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表演形式多样,在传播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多个不同的类型,但综合分析可以发现,采茶舞的表演形式并不适合直接应用到现代学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当中,必须对其进行适当、合理的改编。已有实践表明,较好的改编方式就是将采茶舞改编为体育课堂教学当中的健身操,以此将传统采茶舞的表演形式“课堂化”,在健身操已经得到普遍推广的情况下,帮助采茶舞高效地融入到现代学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具体来说,将采茶舞改编为体育采茶操,一是要按照有氧运动原理和现代健身操编排原则,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理特点和运动强度承受力,将采茶舞中的舞蹈动作进行改编,在表现采茶舞舞蹈动作特征的同时,符合健身操的编排原则,将采茶舞改编为感染力强、适合课堂推广的采茶健身操;二是要做好采茶健身操的配套音乐创作,在创作采茶健身操配套音乐的过程中,要最大程度地借鉴传统采茶舞的曲调风格,如赣南采茶戏唱腔《送郎调》改编的《十送红军》,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改编案例,在传统采茶舞曲调风格的支撑下,采茶健身操的民族文化内涵将更加能够充分体现,更加能吸引学生的习练兴趣,此外采茶健身操的配套音乐创作也应符合健身操的音乐创作要求,充分体现时代特征,展现运动的热情与活力。

  形成完善的教学策略,是实现采茶舞体育教学改革的不可或缺的一步。在植入采茶舞文化内核、改编采茶舞表演形式的基础上,制定科学的采茶舞体育教学策略,是达到最佳的采茶舞体育教学改革效果的关键环节。制定采茶舞教学策略,要兼顾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采茶舞教学课程设置的系统化、规范化,要在现代体育教学理论的支撑下,结合采茶舞的难度和体育课程的课时设置,合理安排采茶舞在体育课堂教学中的教学方式、教学进度、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标准,最终形成一套完善的采茶舞体育教学课程系统,在此课程系统的规定下实施采茶舞的体育教学工作,促进采茶舞体育教学实现有效、可持续、系统化的改革;二是科学运用情景教学法增强采茶舞体育教学效果,通过民俗文化背景音乐的播放、教学现场的环境布置、多媒体视频和图像的展示等方式,多角度创设生动形象的采茶舞教学情境,营造丰富的采茶舞文化氛围,吸引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加学生的舞蹈体验,使学生在习练采茶舞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得到身体方面的锻炼,也可以充分感受采茶舞中丰富的文化内涵、民俗风情;三是重视采茶舞的教学反馈,采茶舞的体育教学改革目前方兴未艾,并没有达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因此必须重视学生对当前采茶舞体育教学方式的反馈,以此为依据结合体育教学开展原则,及时调整采茶舞体育教学改革策略,以良好的改革应变性,获得最佳的采茶舞体育教学改革效果。

  在将采茶舞融入到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采茶舞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体育教学水平以及体育教学改革质量的重要保障。从采茶舞教师的来源来看,各个体育院校是为采茶舞教学输送教师资源的主要阵地,但是在体育院校的课程体系中,采茶舞等民俗传统体育项目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为了确保体育院校所输送的人才能够满足采茶舞教学工作的开展,需要以地方体育院校为依托,通过在体育院校设置民俗体育课程,强化相关教材与教法研究,逐步推动采茶舞教学体系的完善。另外,在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提升在职体育教师的民族体育知识和民族体育技能至关重要,为此,教育部门、政府部门以及学校应当合理构建在职教师培训机制,通过组织教师参与采茶舞培训班、研讨会、观摩会,提高教师将采茶舞融入体育教学的能力,确保教师掌握体育改革工作的方向、提升采茶舞教学课程开发的意识,从而实现采茶舞教学与学校实际情况、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的对接。与此同时,学校也可以实行兼职教师制度,通过对当地文化人才的充分利用,使当地文化人才融入到采茶舞教学以及体育教学改革工作当中,这不仅有利于进一步充实采茶舞教师队伍,也有利于提升学校采茶舞教师队伍的专业化水平,确保采茶舞教学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由湖北省“十二五”重点学科“戏剧与影视学”和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黄梅戏艺术研究中心”资助,项目编号:2013002003。

  鄂东地处长江中游北岸, 大别山的南麓, 历史上素有“吴头楚尾”之称,有着丰富的文化地理环境。就鄂东在整个长江中游的地理、地形而言,它在东西部经济、文化交流中的孔道地位可见一斑。鄂东地区又以平原,丘陵为主,农业历史悠久,从事耕作业的人民长期从事耕作活动,他们把耕作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一种特定的民俗,通过加工、演化化使之具有一定的舞蹈艺术色彩。

  鄂东地区生产形式下产生丰富的生产民俗,具有代表性舞蹈表演形式主要有采茶舞和采茶小戏。

  “采茶”在鄂东地区各县市广为盛行,历经演变、发展的采茶戏流行乡里。民间每逢节日、庙会、迎亲嫁娶、生日做寿,都有采茶戏班,鄂东采茶戏主要源于黄冈地区蕲春县。据《蕲州志》记载,早在唐代,蕲春便盛产茶叶,山区茶农每逢采茶之季,总爱对茶歌。长期以来,在“采茶对山歌”的活动中,逐渐形成许多特有的唱腔曲调,人们称它为“蕲春采茶调”。在畈区,老百姓根据自己的传统出现了“蕲春畈腔”。由于插秧季节时间长,而所唱内容及歌词又不能天天照旧重复,歌者便引来民间说唱本和戏文中的唱词片段,借以更新歌唱内容,于是畈腔便不自觉地进入戏曲领域。随着生活内容的丰富和文化的发展,采茶调和畈腔逐渐流传开来,人们根据采茶调和畈腔进行填词,由一个或两个人按照不同的人称演唱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后来,又由几个或十几个人,按照不同的人称演唱一些生活中的小故事;后来,又由几个或十几个人,按照不同的角色化妆后,穿上“服装”,演唱一个情节比较完整的故事,把它搬到台上,老百姓称之为“蕲春采茶”或“蕲春采茶戏”。 采茶的发展历程经过单纯的“茶歌”、载歌载舞的“茶灯”、有简单情节的小戏三个阶段逐渐发展,成为黄梅戏最具有地方特色的表演内容广泛流传于鄂东地区各县市。

  鄂东地区丰富的生产活动经过长期的发展逐渐成为一种生产民俗,人们把采茶过程转变成有鲜明特色的舞蹈动作,伴以茶歌,边歌边舞,渐渐发展成为有固定形式的民间歌舞,常用的道具除茶篮外,还有笠帽、凉伞、花扇等。采茶舞步轻盈跳跃,略带颤动。舞蹈的队形有:“水圈花”、“篱笆花”、“八字花”、“螺旋花”等。茶乡人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舞蹈语汇和舞蹈形象,后来,又与各地民俗活动结合,在黄梅戏歌舞表演中创造了茶篮灯、板凳龙等载歌载舞的形式,代代相传,久演不衰,从而使鄂东民俗具有很强的舞蹈艺术色彩。

  2.1采茶舞的“味”。“味”即舞蹈的“语言”、身体各部位的有机配合,在动作中形成的一种自然规律。茶农为表演山区行路,登越高山峻岭的特殊神态创造了“矮子步”,“高桩步”。制茶需采茶叶,从踩的脚法中又提炼了一种“踩步”。为表现炒茶叶的神态,男角服装左袖加一条长的“单袖筒”供演员甩舞。晾摊茶叶需要扇风,就创造了“扇子花”舞耍。在采茶、制茶的过程中,要擦汗就运用了“手巾花”的变化。可见“矮子步”、“单袖筒”和“扇子花”、“手巾花”等,都是茶农在体验“茶”的劳动操作上面创造的舞蹈表演动作,也是采茶舞的基本表演程式,这些特征综合成为完整的动态形象时,采茶舞的“味”就展现出来了。

  2.2 采茶舞的“活”。 是依情而“变”,“变”而生“活”。这是采茶舞表演的一个基本特点。采茶舞中,扇子运用得很“活”,一是作为象征性的道具,可以用作其来表演;二是有多种表演形式,大的分类有“单扇花”、“双扇花”,表演动律以“摇”为主;三是不同的耍扇花可以表现人物各种不同情感和动作。如配合人物行路,表现人物动作。可见扇花的灵活与优美。

  2.3采茶舞的“点”。“点”就是在动作中,身体各部位在相互配合时,存在着节奏上的差异,但看起来又非常和谐。如“矮子步”,这是采茶舞中生与丑的基本步伐,具体做法是:屈膝蹲身、抬头、直腰;右手持扇在头上、胸前,或腰间舞扇子花,左臂舞长袖,前后、左右、上下自由摆动。以跳跃节奏行进,快慢自如、左右听便、进退随意,也可原地踏步,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感彩。由于舞蹈动作完全融汇在完整的、统一的音乐之中,听觉形象同视觉形象和谐统一,因而产生动人的艺术魅力。

  2.4采茶舞的“情、意、形”。采茶舞蹈之所以为群众所喜闻乐见,主要有以下三点吸引人:①具有丰富而生动的舞蹈语言;②具有鲜明多变的人物造型;③具有风趣美好的故事情节。

  由采茶演变成的采茶舞是民族化、群众化、生活化的艺术,采茶的舞蹈表演形式及其丰富,具有很强的舞蹈艺术色彩。所以在黄梅戏表演被广泛应用。

  茶艺是一种艺术形式,源于唐代的灿烂文化,通过宋、明、清几代的历史发展,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它融茶艺术、饮酒艺术、表演艺术、环境艺术和音乐艺术为一体。茶艺表演是将茶性特点、冲泡技艺、审评要求、茶艺礼仪等艺术化、形象化的基础上,由茶艺表演者营造出优雅和谐的品茶环境和氛围,使饮茶、观赏的人在欣赏、品饮过程中享受茶艺之美,感受茶文化的深刻内涵乃至领悟人生哲理。作为一名茶艺专业的音乐老师,笔者深知随着社会生活质量的提高,促进了文化品位的提高,在茶艺表演中,音乐起到非常重要的角色和作用。不同民族、茶类、主题的茶艺表演形式都有所不同,选取烘托氛围的背景音乐也应不同。在茶艺专业茶艺表演的教学当中,应该更加具体透彻地给学生分析,让学生知道该艺术是包含了茶的茶性特征、冲泡特点、表演流程和地方文化风俗特点以及茶艺主题等多方面因素。因而如何结合茶艺表演和音乐艺术之美,合理选择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才能更好地营造出茶艺表演及品饮环境和氛围是笔者探者的重点。

  大众理解的茶艺表演是以茶道文化与美学内容为基础,并以茶叶的冲泡及品饮过程作为艺术表演的载体,同时将音乐、演艺、书法、绘画、文学、服饰、场景等各个细节要素有机地融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表现形式。茶艺表演是在具有悠久历史深度的茶道活动中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也同样是传统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茶文化与艺术相融合的产物。饮茶仪式可以使饮茶在优雅和安静的环境中冥想,享受茶礼的美,静悟茶的精髓。茶艺表演源自古代劳动人民,不仅具有历史深度,也同样是一种大众文化,具有广度。据有关文献记载,魏晋思想奔腾时期就出现了茶艺表演的雏形。隋唐文化绽放时期,茶艺表演日渐成熟。明清文化集中时期,茶艺表演逐渐融入社会生活和各地民风民俗之中,并成为了一种历史积淀。虽然我国茶文化拥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文献记载中并未出现“茶艺”一词,直到20世o80年代,“茶艺”的称法才被引入,逐步形成了程序化、步骤化的茶艺表演。

  音乐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涵盖了器乐、声乐、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每一首音乐都有它独立的个性,是创作者当时全部感受的载体。在音乐艺术中存在著名的两分法的论断:特殊与非特殊内涵,属于音乐艺术内涵理论的基础论据。两分法的 “特殊”和“非特殊”表示“专有”和“非专有”,相比较而言,后一组容易产生“非独有”与“独有”等歧义。在当代艺术表演艺术中,音乐是一种重要的艺术语言,它有一种传达情感、艺术结构、营造气氛的场景等功能。

  中国茶文化历史源远流长,表演形式多样、民族风情不同,民俗茶艺表演也各具特色。近年来,茶艺表演形式越来越多元化,各地代表的民俗茶艺纷纷有自己的特殊内涵,如北京盖碗茶、潮汕功夫茶、四川掺茶、白族三道茶、藏族酥油茶、广西六堡茶等,这些全国各地的茶艺表演结合当地特色的音乐涌现出浓郁的民族风味,充分体现了我国多民族的特色与幅员辽阔的地域风情。因而,在特色少数民族茶艺艺术展现中,不仅要讲究冲泡技艺、品饮艺术、服饰细节、布景等,还应选择能灵活运用代表着民族特色的背景音乐,更加全面化地展现出少数民族的生活习俗与饮茶习惯。例如,在云南白族三道茶茶艺表演中,茶艺师不仅要展示冲泡茶的技巧,炮制热茶还需要用特色土陶茶具,这样能够丰富茶艺表演的民族意义。

  (1)中国古典名曲。传统中国的古典名曲大多采用洞箫、琵琶、古琴、古筝、二胡等音乐,通过独奏或者是合奏来表现的。而这其中古典名曲所体现的情感是委婉却又缠绵、细致真切、感情细腻的。所以,在当代茶艺表演中结合古典名曲,恰恰能促使茶客快速融入品茶道氛围中,心旷神怡,纵身道法自然。同时,在古典名曲中,尤以反映高山流水之音、登高思乡之情、月下朦胧和禽鸟之声的曲目可作为茶艺表演背景音乐。正如反映望月之情的《春江花月夜》《平湖秋月》《月儿高》《关山月》《彩云追月》《霓裳曲》《汉宫秋月》《灯月交辉》以及《秋胡月夜》等。这些传统音乐能够让品茶客如临其境,在观赏湖光月色之美时,欣赏茶道、茶艺表演之美。《幽谷清风》《潇湘水云》《汇流》及《流水》等汲取大自然山水之美的曲调,给茶客带来自然和谐之美,焕发了品茶客对大自然的无比崇拜与赞美之情,从而引发对茶、对茶艺表演的关注。汇聚念情、念亲的《阳关三叠》《远方的思念》《情乡行》《塞上曲》等,将其置为背景音乐,真真切切地将茶客与茶之间建立起细腻深厚的情感。《平沙落雁》《鹧鸪飞》《空山鸟语》及《海青拿天鹅》等表现自然鸟兽的传统音乐。能够让茶客真切感受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震撼美,让茶客进入茶道自然,更好融入茶的世界。

  (2)近代作曲家所谱写的背景音乐。不同于古典名曲的和谐柔美,《闲情听茶》《桂花龙井》《茶雨》及《听壶》等近代名家创作的音乐则富有意境,这些都是近代作曲家们专为品茶、茶艺表演而创作的背景音乐。在茶客品茶时,伴随这些独具意境的音乐,能够将茶客嘈杂的心带入茶的优美意境内,让茶客纵情感受到茶文化的精髓。

  茶艺表演形式丰富多样,使得我们必须根据要表演的茶类及茶性来选择相应的背景音乐。我国是茶业大国,目前有白茶、绿茶、红茶等六大茶类及其他再加工茶,种类繁多。茶的种类不同,它所涉及的冲泡技艺及表演艺术也会存在很大的不同。

  如上所述,不同的茶类因其茶性不同,它的外形、香气、滋味、加工、冲泡、品饮方式等都各不相同,在进行茶艺表演时,明确要由所要传达的茶性来匹配对应的乐曲。例如,绿茶的加工方式、冲泡程序相对较为简单,茶香清淡、茶汤滋味鲜爽、颜色淡雅,根据茶性应选择较素雅、简洁、悠扬的乐曲,因为竖琴、古筝、竹笛等传统乐器,这些乐器在模仿清澈、 绵长的水流声上比较突出。所以茶艺表演者可以选择古筝或笛子演奏的乐曲结合绿茶茶艺表演。乌龙茶制作工艺繁琐,茶汤香气馥郁醇厚,茶性沉重浓厚,茶艺冲泡及表演程序复杂,所以其背景音乐应该是以舒缓柔和而又情感饱满的中国传统古典音乐,如古琴、洞箫等,从而突出乌龙茶的茶性特点以及深厚的文化底蕴。而红茶相比较其他茶叶茶性具有冷艳、高贵的特点,更有茶中之梅的美誉,可以选择与梅花、寒冬等气质相近的乐曲作为红茶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茶艺专业教师在茶艺表演教学中,要教会学生根据茶叶的冲泡方法,并在了解茶性的基础上如何选择运用背景音乐,将乐曲与茶叶独特的气质进行糅合,达到渲染气氛,彰显茶艺表演所具有的独特艺术气质。

  我国是茶叶、茶文化的发源地,是个多民族的国家,因而各个民族的茶俗及表演方式风格迥异,时间与空间共同积淀出了我国博大精深的茶文化。现阶段,国家鼓励发扬民族文化,各代表少数民族特色的茶艺表演也逐渐兴起和传播,成为茶艺表演的特色组成部分,少数民族的茶艺表演很好地结合了本民族的民俗及歌舞艺术,如藏族的酥油茶、傣族的竹筒茶、广西的龙虎斗、白族的三道茶等都展现出少数民族的文化魅力,在其茶艺表演中多数表演要求环境、服饰、道具都具有各自的民族特色,因此所运用的背景音乐也必须能够表现出其民族民俗特点,才可以充分发扬该民族的传统茶俗文化。例如傣族的竹筒茶,在茶艺表演背景音乐的选择上,可以选择具有云南傣族特色的乐器演奏的乐曲,例如葫芦丝、巴乌等演奏的《欢乐的巴乌》《竹楼情歌》等。在茶艺表演过程中背景音乐对茶艺动作及表演氛围进行了美的衬托与渲染,在茶艺表演教学中,教师可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民俗茶俗文化,选择当地民族乐器乐曲及民谣为茶艺表演的背景音乐,也可与当地特色舞蹈进行节奏配合,使茶艺表演精彩更具有特色。

  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各地方都推出当地最具特色、主题鲜明的茶艺表演。目前茶艺表演形式多样,风格迥异,设计新颖,主题各不相同。而茶艺表演的主题就是寄情于茶,让茶作为一种有效载体来表达其中细腻的感情。创作者们可以根据不同茶类的表演程序及茶性特点,让茶艺表演可以有更多的主题选择。正如写作文一样,可以有表达励志、亲情、学习、互现帮助等正能量主题。例如笔者学校2016年茶艺参赛作品:潮汕功夫茶情思――《守望与归盼》这一主题茶艺,是以潮汕功夫茶的冲泡流程为表演主体,描述了忙于生计的子女在外努力拼搏与家中老父母的守望,通过一杯功夫茶,表达了儿女的思乡之情,家中老父母的思念、支持与期盼。那么前面温洗器具、赏茶、纳茶、洗茶泡茶部分的背景音乐是选择了一首比较安静的古琴,古琴音色厚重、幽静,古朴,能够很好地叙述出子女在外打拼的努力、辛苦和思乡之情,以及家中老父母对子女默默的守望与支持。而在茶艺表演的分茶、献茶与结束部分,笔者选择一首古筝与多种乐器合奏的感人曲子,把表演及主题推向高潮,表达了子女及老父母的相思之情,渲染现场气氛。

  主题茶艺合理选择背景音乐的难度是非常高的,它必须结合前文3点的所有内容,再赋予一个鲜明的主题思想,最后再来选择合适的背景音乐,这一切都是比较需要技巧性。茶艺专业教师应该在上课过程中,对音乐进行比较系统的介绍,从简到难,循序渐进,才能达到比较理想的教学效果。

  当前,我国常见的茶艺表演多以重冲泡动作、轻背景音为主,以致很多不同风格不同主题的茶艺表演都使用了一样的背景音乐,造成了欣赏、品饮者的审美疲劳,从而削弱了对茶艺表演动作的直观感受,无法纵身其中。所以茶艺表演中背景音乐的选择,考验着茶艺专业的教师、学生和茶艺爱好者的智慧。为满足欣赏者对茶文化的精神追求,茶艺文化的教学人员、创作传播人员务必要对背景音乐的选择进行合理的解析,与茶艺表演相糅合,更深层次地表现出茶艺表演的精髓。

  [1]许远伟.论音乐在茶艺表演中的重要性[J].福建茶叶,2016(4).

  [2]胥佳.浅谈农村茶艺表演中的肢体语言及审美[J].农民致富之友,2015(16).

  [4]刘钟瑞.浅谈茶艺表演中的技艺和气质[J].农业考古,2006(2).

  [6]张明行.帝国茶苑举办中国茶艺表演洋观众齐鼓掌谢幕场面感人[J].农业考古,2004(4).

  俗云:“早晨起来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茶在贾府中是一日不可缺少的。《红楼梦》写到茶的品种,有六安茶、老君眉、枫露茶、女儿茶、普洱茶、龙井茶等等。品饮下来,鲜爽生津,韵味殊佳,大都跨入地方名茶之列。在“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里,出身于仕宦之家的女尼妙玉向贾母奉茶,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这老君眉是名茶中的一品,如今叫珍眉,仍享有很高的声誉。诸如西湖龙井、六安瓜片、普洱沱茶,皆各具特色,爱好也因人而异。《红楼梦》第25回中,凤姐给宝钗、黛玉吃暹罗进贡来的茶,宝钗道:“味倒轻,只是颜色不大好些。”第91回中,写了妙玉亲手泡茶待客,玉翎细吃了,果觉轻浮无比,赏赞不绝。古人饮茶重于“品”,即意在品评、鉴赏。品茶的优劣须以色(清澈)、香(馥郁)、味(甘醇)、形(挺秀)四个特点进行观尝。而且得细啜慢饮,方能体会出其中的奥妙来。

  饮茶,也是因人而异的。排忧解闷者有之,消遣取乐者有之,形成嗜好者有之。《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初进荣国府时,曾有饮用二道茶的场景,第一道茶是漱口茶,第二道茶才是品饮。看来,描写的这种芳茶爽口的生活方式颇有一定科学道理。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有杀菌解毒作用;浓茶漱口,去除进食后口内的油腻感,令颊齿留香,精神倍增。宋代大儒坡曾曰:“吾有一法,每食毕,取配茶漱口,烦腻即去。”可见在我国这一习俗已源远流长。根据科学分析,饮茶有解渴、清目、提神、助消化和加强记忆的作用。茶叶经重复冲泡后,香气清浓且高,别有韵味。林语堂论茶,最妙的还是他的“三泡”之说:“严格地说起来,茶在第二泡时茶味最妙,犹如婴孩身上一般的带着‘奶花香’。”

  水甘茶愈香。水之于茶,关系极大。名茶名水才能双美兼备,相得益彰。曹雪芹在《红楼梦》的“拢翠庵茶品梅花雪”一节中,就对茶与水的关系有一段绝妙的描述。妙玉向贾母献茶后,但讲究烹茶的贾母觉得光有好茶还不太放心,又问:泡茶用的“是什么水”,妙玉笑答是“旧年蠲的雨水”。当贾母吃过半盏茶之后,随同前来的贾宝玉也吵着要喝茶时,只见妙玉自向风炉上扇滚了水,另泡一壶“茶”,宝玉边品边赞赏,泡出新茶果然“轻醇无比”。当黛玉问她:“这也是旧年的雨水?”妙玉嗔怪她尝不出味来,便冷笑道:“你这么个人,竟是大俗人,真不识货!这是我五年前在玄墓蟠香寺住着,收的梅花上的雪,总舍不得吃……”宋代词家辛弃疾有咏:“细写茶经煮香雪。”这“香雪”二字,赞美了“天泉”的色味双绝。难怪《红楼梦》中“三玉”品茗,议论的重点不在茶,而在泡茶用的水,也别具一格。其实,雨雪在形成过程中,都是与空气中的尘埃粘合在一起的,含有相当多种类和数量的杂质,煮“天泉”,泡香茗,这并不合乎科学,如果不经过人工过滤和净化,直接饮用是有害于人体健康的。如今,城市自来水用来泡茶,最好先将其贮藏缸中静置过夜,让氯气自然逸失;或延长煮沸时间以驱散氯气,也可提高茶的色、香、味,清冽可口。

  在饮茶艺术中,茶具能赏心悦目,增加兴味。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中国人饮茶历史悠久。早在西汉末年,王褒所著《僮约》中就有“武都买茶”、“烹茶尽具”之句,这是我国最早关于饮茶的记述。从《红楼梦》中,曹雪芹生动地描写了大观园中品茗的雅集盛况。这一天,贾母在众人簇拥之下来到拢翠庵,妙玉殷勤招待,献茶时“亲自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小盖式盅,献与贾母”。“然后众人都是一色官窑脱胎填白盖碗”。这些精美的茶具,质地细腻,制作奇巧,以茶为饮,啜英咀华,品茗真趣,领略无遗。之后,妙玉又特意在耳房为宝玉、宝钗和黛玉沏“体己茶”时,又拿出了三件古玩奇珍。给宝钗使用的是一只用隶书镌着的相传系晋代豪门王恺的珍玩;给黛玉使用的是一件形体似钵而小,用垂珠篆刻镌着的“点犀盆”取“心有灵犀一点通”的诗意,用珍贵的犀牛角精镂而成,为宋代坡鉴赏的古董;又把一件九曲十环一百二十节的“蟠虫盒”(是用竹根整雕而成),给宝玉使用。还。



上一篇:正山小种是什么茶
下一篇:正山小种属于什么茶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