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茶的日常之道

时间:2024-01-06来源: 开丰娱乐注册-开丰平台登录-平台首页入口

  中国是茶的故乡,中国人喜欢茶,因为茶可怡人,茶可养性,茶可塑人。著名作家周华诚在其新著《不如吃茶看花》中,以独特的视角和清新的语言,把茶园放置到了生活中,让我们在吃茶中感受茶汤之味,体悟茶事之美,生发一派平和之气。

  《不如吃茶看花》是一本采用日记体式的随笔散文集,全书分“闲吃茶”、“松子落”、“无尽茶”、“破溪烟”四辑,共六十四篇文章,皆为作者近三年吃茶所经历、所感想、所体悟。书中,作者说茶又不拘泥于茶,从茶与人们相融的生活,诠释茶事里的生活美学。引经据典,将茶融入中国传统文化,讲述茶文明的源远流长;从茶的性情,自然而然地跨越到喝茶人的性情。这种松散的状态,也是该书的特质,流露出一种随性、自然、闲适的气味。让人知道,意义隐去的时候,审美才浮现。

  吃茶,让人从无尽之茶中感受到无境之美。现代社会,碎片信息充塞两眼,少了闲情逸致,而喝茶却可以“让人低下头颅”。在作者看来,那是“时时有不期而遇的欣喜”。且不说茶味,单说那茶名、茶形,便充满了美感,让人欢喜。龙井,“叶片被压得薄薄的,像静栖于碗底的羽毛。有白毫显现,如羽毛散发光泽”;碧螺春,“卷曲成螺,颜色碧绿,清香淡雅,仿佛窗外将临未临的春天”;金山时雨,“形若绿眉,细如雨丝,泡开像朵兰花开在水井”;黟山石墨,“团状茶珠在水中舒展开来,依然筋筋道道的样子,仿佛老树枯墨”……还有短短胖胖的岭下茶,如雀舌似匕首的白毫银针,一面是白色一面是黑色的月光美人等,每一种茶名“都往精神的方向靠”,这是因为茶生长的地方,跟“童话世界里一样”。在作者看来,吃茶,不仅是日常生活的艺术,还是一场心的交流与美的盛宴,这就是茶的万千气象。

  在《松子落》中,作者说,“喝茶不仅需要耐心,更需要平心静气,心思聚一”,这不仅是一种沉静的力量,更是对心性的修炼。在《知味》中,作者意识到,吃茶虽是茶叶与水两样东西,但“如果从一盏茶里,喝出一座青海湖,喝出一条钱塘江,那也是可以的——就看喝的人,气魄是不是够大了”。在《上书洲喝茶》中,作者体悟到,“读书从来翻山越岭,喝茶过往万水千山”。在《山中访茶杂记》中,作者感受到,“人声鼎沸是容易的,世外静气则困难得多,很多东西,须得一点一滴,几百年至几千年,才能涵养出来”。茶与山、与水、与人,都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沉淀和积累的。“无心乃欢喜”。“绝妙之茶,与绝妙之人一样,都要耐得住吧。说一个人很有能耐,也就是能耐——寂寞也好,时间也好,要耐。”这就是中国茶的日常之道。

  吃茶,其实也是一种人生塑造。在《茶梗记》中,作者写道,在中国,茶与柴米油盐酱醋并列,是居家必备之物,是世俗的。而茶道,则需要抛弃所有的浮华。在《漳平水仙记》中,作者从买茶泡茶和看茶的视频中,发现“制茶与喝茶,一个是让茶叶收敛,使香气封存;一个是让茶叶舒展,让香气释放”。一收一放,一火一水,也就是一叶茶的故事……人也会变得豁达。

  茶叶的事情,在诗人的眼里是诗意,到了茶农手上就是生计。而吃茶人不仅需要打开心灵感受器,还需侧身而入,才能微妙达成,尝出世界的味道。我想,这是这本书给我们的最大启示。



上一篇:连续13年中国茶叶学会荣获“全国学会科普工作优秀单位”!
下一篇:高县茶叶香飘海外 四川宜宾2024年首单46吨出口茶叶起运中亚